11月22日,尽管中国和美国的人口相差4倍,但两国的宽带市场却惊人的相似。例如在用户规模上,中国宽带用户为1.07亿,美国为1.01亿。但日前发表的一份名为《Web 2.0世界中的中国和美国》的报告却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别。
市场调研公司Media-Screen Netpop在对4000名中国宽带用户进行调查后撰写了这份报告。该报告显示,互联网用户目前在中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4%,但在美国这个比例已高达71%,接近饱和。从年龄上看,中国宽带用户平均年龄也比美国用户年轻10岁。此外,中国宽带用户整体上受教育程度更高——67%至少拥有大学学历,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40%,而且中国宽带用户上班族居多(所占比例为80%,美国为40%)。
基于这些原因,该调查报告的作者克兰德尔(Josh Crandall)认为,中国宽带用户对消费市场拥有超强的影响力。克兰德尔说,这个群体“已非常热衷用户自建内容。其中最令人惊异的是,中国用户所贡献内容的数量和种类多的不可思议——他们在博客、论坛及其他讨论区表现的极其活跃。
该报告还称,在年龄段13岁到35岁的中国宽带用户中,将近一半每月会在网上发表一些内容,而在美国年轻网民中这一比例仅约15%。此外,与美国用户相比,中国用户发表博客更可能发表博客(40%对13%),对产品进行评论(32%对22%)和使用聊天室(45%对16%)。
中国年轻用户此外还更倾向参与基于社区的活动,而且他们参与创建社区的积极性也几乎是美国网民的两倍。虽然在向家人和朋友推荐内容方面,美国网民积极性更高(31%对27%),但这一习惯自2006年已下降了15%。克兰德尔对此表示,它反应了在中国宽带市场上,年轻、精英用户占了主流地位,而在美国,上网的大部分都是普通民众。
至于上网场合,72%美国年轻人都是在家上网,在工作场所上网的仅占17%;在中国,这两个比例比较接近,分别为49%和31%。在移动上网方面,超过三分之一接受调查的中国用户表示使用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浏览互联网,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五分之一。克兰德尔说:“这是因为在中国对移动下载的定价更能让人接受,而在美国,这一业务的主要目标是那些商务执行官。”
另外一个区别是,网络购物时,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中国年轻人在网上所花费的研究时间大约比美国年轻人多30分钟。而在研究一款产品时,中国用户更倾向使用在线资源并参考消费者评论等用户自建内容。中国用户甚至比美国用户更倾向使用搜索引擎(48%对27%)和对比购物网站(27%对11%)。克兰德尔说:“中国人对在线广告反应很积极,而且反应模式和美国人差不多,包括在线购物时,做出购物决定会花费上近3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