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毛大庆7月6日出席中信出版集团与亿康先达联合主办的“合伙人时代?全球人才峰会”上的讲话。下面是毛大庆的演讲全文。
现在遍地都是合伙人,我每天要见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团队,经常都是来一群的合伙人,一介绍就是:“这是我的合伙人。”但是有多少创始人真的懂什么叫合伙人?
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创业态度和企业家精神
我常常要澄清一个观点,大家经常把我们这些高管创业,喜欢把它描述成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分水岭,就好像昨天你是职业经理人,今天你成了创业者。创业现在是一个时尚,出门一说我是创业者就感觉自己无上的荣光,一说我还是职业经理人就感觉垂头丧气。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也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确实,在EMBA、MBA的课程里面,我们经常谈到创业者的态度和企业家精神,很少有一本书专门写到职业经理人精神,没有这样一本书。是不是大家把职业经理人错误地戴在或者冠以在普通的经理人的头上?我认为,真正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有创业态度和企业家精神,这才是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合伙人在今天,为什么如此重要
合伙人确实不同于普通的或者我们传统意义的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风行于大工业时代,所以,“职业经理人”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虽然在向互联网时代转型,但是工业时代逐渐的转变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做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不要期望每一个人都做一个创业者,这不见得是一件对社会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一旦进入创业,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这个时代跟传统工业化时代和传统行业的区别,在于传统行业、传统的做法靠的是经验,但是移动互联时代下,企业的发展是靠学习,学习速度非常快,几乎没有时间容你去积累经验,你要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这样一个时代下,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没有一个人什么都懂。正是因为寻找基因不同的合伙人,大家在一起互相成就、互相弥补,互相帮助对方成长,有这样一群人共同帮助一个机构不断向新平台迈进,以及跟它的竞争对手去竞争。
正是因为移动互联时代下的这种特性,才使得合伙人在今天变得如此的重要。
“合伙人”的概念其实是个西方概念,它在西方社会产生,最早产生于服务性的行业,包括律师、会计师、金融领域,很少看到有工业、重工业资产的行业,上来就有合伙人,那不太容易,当那些服务行业,他们需要更快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经营模式,所以合伙人变得非常的多,包括律师事务所。
为什么今天在中国,合伙人变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大量新生企业在不断滋生,每天北京新产生的创业企业,就有五六百家之多,在这样的状态里面大家不断的迭代更新,不断从竞争中成长起来,学习周期变得非常短,要快速的成长。
恰恰是应该基因不同、知识不同,经验可能不同的一伙人,才配当合伙人,合伙人和职业经理人确实有很大不同。这是一群互相弥补、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核心团伙才能带领这个团队往前走很重要的一个领导群体,这跟原来的董事长带领一群职业经理人往前走,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合伙人:背靠背的信任
在一个企业里面,有不同层面的合伙人,也有不同阶段下的企业合伙人,对于初创企业,以及像京东这样规模的企业,对于发现合伙人和高潜力人才的定义是不同的。
雷军经常讲:他创业之初70%的时间都在找人,他找的是他那个层面的合伙人。合伙人要互补,要不一样,甚至要成为自己的镜子,甚至能跟你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互相挑战。
我们找合伙人最怕的是,我们找我们最熟悉的那些人,跟我们观点最一致的人,最后找的是同质化的人,这个不是合伙人最需要的,也违背合伙人的最根本的原则,我们要找不同的人,基因不一样的人,但是为了同一个理念,同一个远大理想,同一个愿景去奋斗,这是合伙人最根本而且是背靠背的信任。这是很重要的。
找这样的合伙人,做起来很难,比在九万个员工里面发现高潜力人才更难,怎么激励他们?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这是技术性的工作。而寻找到创始企业合伙人,那个是缘分性的工作,甚至不是靠努力可以得到的。
创始人的圈子非常重要,决定了他能否找到合适的合伙人
对创业企业来说,怎么找到合适的合伙人?现在创始人交往的圈子非常重要,这个社会是一个交圈文化的时代。所以这个创始人社交层面交往的人,眼界够不够宽?他看人的视角够不够宽?有没有接触到足够宽的人群?这个非常重要,决定了这家企业能不能找到丰富多彩的合伙人。
我看了很多创业企业,有的非常成功,有的就非常局限,我也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找的这些人?他们有的是同学、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