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设备的用途和工作原理,轧钢辅助设备分类如下:
1.使轧件产生变形的机械这类设备又分为:断裂变形机械,如剪切机、锯机;弹塑性变形机械,如矫直机、平整机和卷取机等。
2.使轧件产生位移的机械这类辅助设备包括输送和翻转两种机械。输送机械按轧件的运动情况不同有:纵向输送的设备,如辊道等;横向输送设备,如推床和冷床等;升降输送设备,如升降台等。翻转机械也可分:轴向翻转机械(OH翻钢机等);502~507,ASM,MetalsPark,Ohio,1980。水平翻转机械(如回转台等)和垂直翻转机械(如钢锭车等)。
3.其他机械 如清理钢坯表面的修磨机和火焰清理机,以及包装、捆扎、酸洗和退火等设备。
相关信息:
堆焊技术对大部分轧辊的芯部和工作表层有不同的性能要求。用单一材料难于满足要求时,内外层可分别用两种材料来制造。复合工艺可采用机械组合、复合铸造及其他复层技术。修复轧辊常用堆焊技术。参考书目Selection of Material for Rolls for the Metal Working Industry,Metals Handboo噚,9th ed.,Vol. 3,pp. 502~507,ASM,Metals Park,Ohio,1980. Waher Patt,Walzen,Walzenwerkstoffe und ihre Bearbeitung,Technische Mitteilungen,Vol. 69,No,pp. 578~587,1976.锻钢轧辊现状锻钢轧辊可分为锻钢热轧辊及锻钢冷轧辊,锻钢热轧辊主要用于热轧开坯及型钢粗轧辊,锻钢冷轧辊广泛用作冷轧工作辊。由于冷轧板材要求质量较高,尤其是冷轧薄板广泛用于轻工、汽车、建筑及铁道等行业,要生产高质量的冷轧薄板,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冷轧工作辊做保证,这样对冷轧工作辊的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辊身表面必须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以保证冷轧带材或钢板的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辊身具有一定的淬硬层深度;具有高的抗事故能力。为达到这些性能,对轧辊材质的原始组织要求很严:一是纯净的冶金质量;小型20辊轧机的工作轧辊重仅100克左右,而宽厚板轧机的支承辊重量已超过200吨。二是组织的均匀性。高的冶金质量指轧辊钢锭结晶致密,偏析不严重,不允许存在白点,钢中残存的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尽可能低。对轧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要求为隐针M及细小C,碳化物颗粒尺寸尽可能细小(0.5-2微米),呈弥散分布。同时保证一定的淬硬层深度,淬硬层深度的增加,可以减少轧辊在使用中的重淬次数,大大降低轧辊成本。
断裂原因:
断裂原因一、脆性断裂,此类轧辊断口形状较为平整,断口周围辊身表面较为齐整;3)水平轧辊及直立轧辊混合布置的轧机,如二辊式、三辊式万1能轧机及万1能式钢梁轧机的轧辊都是水平及直立混合布置的(图8b、c、d、e、f)。二、韧性断裂,此类轧辊断口形状多呈'蘑菇头'状,断口附近的辊身均成粉碎状破碎。将二者比对发现,此次断辊事故的断辊形式为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都是因为轧辊应力超过芯部强度造成的。其产生原因与轧辊本身残余应力,轧制时机械应力以及轧辊热应力有关,特别是当辊身的表面和芯部的温差大时更容易产生。这种温差可能由不良的辊冷却,冷却中断或在新的轧制周期开始时轧辊表面过热引起。轧辊的这种表面和芯部间的巨大温差引起较大的热应力,当较大的热应力,机械应力以及轧辊的残余应力超过轧辊的芯部强度时引起断辊。例如,轧辊表面和芯部间的温差在70℃时轧辊会增加100MPa的纵向热应力,温差越大,增加的热应力越大。与产生脆性断口的轧辊相比较,产生韧性断口的轧辊的芯部材料韧性更好,更不容易出现断裂。
防止断裂方法:
防止断裂应该从减小制造残余应力,机械应力,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四方面进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制造残余应力会在热处理过程中消除,并且会随着轧辊的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消除,因此新轧辊存放一段时间再使用,能够降低断辊风险。避免较大机械应力的方法主要是避免过冷1钢。降低组织应力的方法是通过热处理将辊身工作层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在小于5%以下。减小热应力的办法是在轧钢过程中对轧辊进行良好的冷却。制造残余应力,机械应力,组织应力和热应力是造成高铬钢轧辊断裂的主要原因,良好的热处理,轧制条件和冷却可以有效防治高铬钢轧辊断裂。3)四辊式轧钢机(也叫四重式轧机),其中间两个轧辊为工作辊,上下两个轧辊为支撑辊,工作辊直径比支撑辊直径小(参见图4)。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