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建筑施工引起事故的预防与补救
1、当邻近工程的施工对既有建筑可能产生影响时,应查明既有建筑的基础型式、结构状态、建成年代和使用情况等,根据邻近工程的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基础型式、间隔距离以及土质情况等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当软土地基上采用有挤土效应的桩基对邻近既有建筑有影响时,可在邻近既有建筑的一侧设置砂井、塑料排水带、应力释放孔或开挖隔离沟,减小沉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和挤土效应。对重要建筑可设地下挡墙。
3、遇有振动效应的桩基施工时,可采用开挖隔振沟,以减少振动波传递。
地基处理方法有许多种,如:
a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砂井、真空预压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
b振冲挤密法(表层压实、重锤夯实、振冲挤密法、土桩和灰土桩、砂桩)
c置换及拌入法(垫层法、开挖置换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
d灌浆法(渗入灌浆法、劈列灌浆法、压密灌浆法、电动化学灌浆法)
e加筋法(土工聚合物、加筋土、锚固技术、树根桩)
f其它方法(锚杆静压桩、基础加压纠偏、掏土纠偏法等)
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法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加宽或加大基础底面积的方法,因其施工简单、所需设备少,常用于基础底面积太小而产生过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事故的处理,以及采用直接法加层时对地基基础的补偿加固。
混凝土圈套加固。混凝土围套加固是指在已开裂、破损或因加层而需要提高刚度的基础外面浇筑钢筋混凝土围套的一种基础加固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使基础底面积增大,降低原基底的反力,而且可使原基础受到围套的约束,其刚度、抗剪、抗弯和抗冲切的能力得到提高。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2、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3、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4、加固所用材料类型与原结构相同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5、加固设计应注重节点连接构造设计。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