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橡胶防护蜡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
影响橡胶防护蜡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
橡胶防护蜡的化学组成
橡胶防护蜡主要由正构烷烃 (直链烷烃 ) 、异构烷烃 (支链烷烃 ) 及环状烃类 (带有长侧链的环烷烃和芳香烃 ) 组成 。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 ,正构烷烃迁移速度比异构烷烃快 ,异构烷烃支链越多 ,迁移速度越慢 。带有长侧链的环状烃类迁移速度更慢 。正构烷烃结晶为大片状 、松散, 大气中的臭氧容易穿透蜡膜侵蚀橡胶表面 。把一定量的异构烷烃加入到正构烷烃中后 ,由于破坏了结晶分子的规律性 ,故可以获得结晶细小 、无定形 、致密的蜡膜 ,从而增强其防臭氧侵蚀的能力 。
使用温度
橡胶的使用温度在 - 5~ 55 ℃时 ,臭氧对橡胶具有老化作用 ;当使用温度低于 - 5 ℃时 ,由于活化分子稀少 ,因此二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即橡胶不会因臭氧的作用而产生老化现象 ;使用温度在 55 ℃以上时 ,臭氧会发生分解生成无害的氧气, 因而橡胶也不会因臭氧产生老化现象 。
在低温时 ,橡胶防护蜡的每一种组分的迁移率均降低 ,喷出的蜡膜是低碳原子数的烷烃 ,此晶状蜡膜多孔且松散 。由于迁移速度慢 ,蜡膜形成速度慢而薄 ,臭氧在蜡膜形成之前就开始侵蚀橡胶的表面 ,因此橡胶防护蜡低温抗臭氧防护较为困难 。
在较高温度时 ,由于低碳原子的烃类溶解于橡胶中 ,形成蜡膜的速度较慢且薄 ,因而也较难形成适当的防护膜 。
橡胶防护蜡是精选多种石蜡和微晶蜡加工而成,是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的橡胶物理防老剂,具有合适的馏分范围和碳数分布以及一定的正异构烃比例。使用该产品能使橡胶制品有效免受臭氧、日光、天候老化的影响,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橡胶防护蜡的防护原理
它主要的防护原理是在胶料配制时加入一定份量的橡胶防护蜡使其相溶在胶料中,并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当橡胶制品受到外界气温影响时,橡胶制品中的橡胶防护蜡也随即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向橡胶制品的表面进行迁移(迁移的过程是从低温到高温,从低碳到高碳),在橡胶制品表面形成一种表面光洁、厚度均匀、密闭性良好、结构紧密、具有较强韧性、弹性和较强粘附力而不易脱落的蜡膜。由于橡胶制品表面蜡膜的形成有力地遏制了光、氧、臭氧对橡胶制品表面的侵蚀和老化,防止橡胶制品表层龟裂,从而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同时必须指出要具备这种能力应在胶料配制时加入合适的化学防老剂,才能发挥共同效能,使其起到良好的加和作用即防老化体系的协同效应。橡胶防护蜡对光、氧、臭氧有其特殊的物理抵御和遏制能力,它的适应温度范围为-5℃ ~ +55℃,在此温度范围内都能起到良好防护效果。
橡胶防护蜡和普通石蜡的区别
防护蜡在橡胶行业中的作用
1、在轮胎生产中,胶料被挤出成层后,低石蜡含量有助于保持其层压黏性。适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及其复合配方,与其相溶性好,对胶料的压延性和挤出加工有良好的作用
2、防护蜡与合成胶的相溶性好,可提高轮胎抓着性和制动性,被广泛用于轮胎生产。
3、有利于填充和降低炼胶温度。机械油换代产品,可作全钢子午线轮胎用油。
4、广泛适用于以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
5、防护蜡的质量指标如比重、粘度、芳烃含量等项目,对胶料的物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