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毒性:按照我国 毒性分级标准,乙烯利属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采收前25天时,喷洒150mg/L药液,可使果实比自然成熟期提早10天,对果实大小、品质无不良影响。原药小白鼠急性口服LD50为5110mg/kg,乙烯利商品制剂小白鼠急性经皮LD50为6810mg/kg。大鼠急性惊经口LD50为4229mg/kg,兔急性经皮LD50为5730mg/kg,家鼠急性吸入LC50为90mg/m3空气(4h)。对皮肤、粘膜、眼睛有刺激性。无 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乙烯利被植物体吸收后,传导至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位,因为多数植物体液的PH值在4以上,乙烯利在PH值4的条件下,极易释放出乙烯。2、乙烯利具强酸性,能腐蚀金属、器皿、皮肤及衣物,使用时应戴手套和眼镜作业,作业完毕应充分清洗喷雾器具。乙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较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向成熟组织转移,有利于物质的转化,促进果实及种子的成熟。此外,乙烯利还具有打破种子休眠、消除顶端优势、增加有效分蘖和去雄等作用。
乙烯利在水稻上的使用
乙烯利在水稻上的使用方法
乙烯利能在植物体内释放出乙烯,能引起水稻幼苗矮化、在水稻秧田期施用乙烯利处理后,能起到提高秧苗素质,控制秧苗高度等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乙烯利提高秧苗素质,秧苗出叶速度加快,叶色深绿,单叶片光合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移栽前和移栽后,根系吸收能力增强,单株发根力强,根量多,返青快。
2、乙烯利控制后季稻秧苗的高度,秧苗高度比对照下降25%左右。
3、乙烯利减轻拔秧力度。
4、乙烯利促进移栽后早发。
5、乙烯利提高抽穗。
6、乙烯利增加产量,增产率达5%-10%。
乙烯利处理后季稻秧苗,用药量为每亩用40%乙烯利125g,均匀喷在秧苗上。将稀释后的药液对准棉株上铃期40天以上的青铃,自上而下均匀喷洒,使每个需要催熟的棉铃都粘满药液。喷乙烯利的秧苗,必须是在落谷稀、培育壮秧的基础上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播种量太高。秧苗太密,苗较弱的田块,不宜喷用乙烯利。需要注意的是乙烯利促进秧苗发育,常发生“早穗”,只有掌握在拔秧前15天左右使用才能免除这一药害。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