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油菜产量
(1)赤***
可在油菜移栽前,用20mg/kg的赤***药液蘸秧根,促使植株早发,增加产量。也可以在盛花期叶面喷洒25mg/kg赤***药液,可提高油菜结实率。药液配制可用85%赤***原粉1g,加60度白酒溶解后,在加水34L。
(2)多效唑
四川省组装了“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技术”,5年来实施2.03万公顷,累计增加油菜籽5580T,每亩增加18kg,增长15.2%。这套综合技术中有一条是:对超过5叶的旺苗,应及时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30-35kg,加水60-75kg,喷苗促矮壮。
(3)烯效唑
浙江省衢州市用油菜品种9258系,于油菜三叶期,叶面喷湿100mg/kg的烯效唑药液,可明显降低苗高,增加幼茎粗度和叶绿素含量,同事增加单株绿叶数和叶片厚度,叶柄变短,降低有效分枝节位,增加单株一次和二次分枝数以及角果数,增产7.9%左右。
二、提高越冬油菜的抗冻能力
(1)多效唑
在油菜进入越冬前几天,喷洒75-300mg/kg的多效唑药液,能使菜苗矮壮,叶色加深,叶片增厚;有效防止抽薹,增强植株抗冻能力,使油菜冻害率降低30%以上,冻害指数下降到15%以上,产量明显增加。
三、防止甘蓝型***油菜倒伏
(1)多效唑
目前推广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植株偏高,后期易倒伏,造成阴角多,降低产量。在现蕾期用150mg/kg的多效唑药液喷洒,可降低成熟期的株高17.2cm和一次分枝的高度13.9cm,增加单株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有效防止倒伏,提高产量14.3%。
(2)甲哌鎓(缩节胺)
甲哌鎓(缩节胺)处理能使油菜结果枝紧凑,封行期延迟,延长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群体光合速率,使产量提高17.2%-30.4%,防止倒伏。处理方法是在油菜抽薹期喷洒40-80mg/kg的甲哌鎓(缩节胺)溶液。
四、快速繁殖
在油菜组培的生根培养基中加入0.1mg/kg浓度的多效唑药液,可抑制试管苗的徒长,茎秆矮化,叶色深绿,叶片厚实,根多粗壮。假植和直接宜在的成活率均高于90%,而且后效活力强。如甘蓝型油菜隐性核***系117A的试管苗移栽后,在成熟时株高达148cm,主茎有效角果数达471.7个/株,单株产量达17g。
五、促进油菜种子萌发、生根
IBA
甘蓝型油菜品种92P183,选取高约3cm的无根试管苗,用含有0.5mg/kg IBA的B5培养基作为生根培养基。接种8d,50%试管苗生根,培养25d,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11条,根长7cm。
六、促进移栽后返青
赤***
赤******明显的生物活性是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在油菜移栽前,用20mg/kg的赤***药液蘸秧根,可以促使植株早发,缩短返青期,增加产量。也可以用含有赤***的肥泥浆蘸根,来缩短返青期。具体做法如下:用80%以上赤***原药1g加水100kg,再加入过磷酸钙2.5-3kg,再加适量塘泥或肥土调成糨糊状,一边将菜苗根部蘸上肥泥浆,一边栽种,栽后培土并浇好定根水。这样处理后的菜苗多发新根、新叶,返青期可缩短3-4d。
七、抑制油菜三系制种中微粉的产生
多效唑
南方油菜三系制种,有微粉产生会干扰甚至造成生产不能使用;春播制种产量低、质量也不理想,亦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虽然多效唑对微粉并不产生直接作用,但是能通过延缓生长发育、推迟生育期,使小孢子发育处于温敏发育后无微粉。
据贵州的试验,对油菜雄性***系陕2A,于抽薹盛期用300mg/kg的多效唑药液喷洒1次,能降低株高和一次有效分枝高度,增加一次分枝个数。使用多效唑可以提早10-15d播种,植株健壮无微粉,又可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八、防止油菜苗床的“高脚苗”
多效唑
在播种量较大、气温偏高或者肥足雨多的情况下,油菜幼苗的叶柄和株高增长过快,即出现“高脚苗”。这样的弱苗移栽后发根慢、成活率低,产量不高。
为了防止“高脚苗”,可以在油菜三叶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配制成150mg/kg的药液,1公顷喷药液600-750L。喷后4-5d,叶色增绿,新生叶柄的伸长受到抑制,幼苗矮壮,茎根粗壮,移栽成苗率***,显著改善油菜经济性状,增产10-20%。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