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形成的特点是不通过液相,其过程是,约从1700摄氏度开始,碳质原料由砂粒变为熔体,进而变为蒸汽;二氧化硅熔体和蒸汽钻进碳质材料的气孔,渗入碳的颗粒,发生生成SiC的反应;温度升高至1700-1900摄氏度时,生产β-SiC;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900-2000摄氏度时,细小的β-SiC转变成α-SiC,α-SiC晶粒逐渐长大和密实;炉温再升至2500摄氏度左右,SiC开始分解变为硅蒸汽和石墨。
向破化硅质耐火材料的成分中加入粘土会急剧地提高其电限,尤其在低温时(约1000℃以下)更是如此.例如,配料中加入10%粘土时所提高的电阻与以二氧化硅为结合剂的碳化硅质耐火材料相比,在温度为600℃时,前者较后者大约高一倍,而加人40%粘土时则高6倍。提高制品的加热温度至1000℃或更高时,则这种差值显著缩小,而且加入10-20%的粘土在这一温度下对于电阻实际上已经不发生影响。向配料中同时加入粘土和工业氧化铝时,与仅仅加入粘土时相比,硅化硅质制品的电阻有所提高。加入氧化铝的影响,如同加入粘土一样,在较低的温度下的作用更为显著,当温度提高至1000℃时,碳化硅质制品的电阻值互相接近。
碳化硅质耐火材料拥有特殊性能.这决定着它可以在不同使用条件和不同工业领域内使用。由于导热性高,碳化硅质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制造马弗炉、加热式护底及换热器、匣钵、渗碳箱、热电偶套管、一端封闭式测温管及大砖。碳化硅制品还应用在许多非直接加热式窑炉结构内,如锌蒸馏塔、立式及卧式蒸馏罐等。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碳化硅质的耐火材料机械强度及耐磨性均高,因此可以用它制造耐机械磨损的部件,其中包括低温用的导轨及拉杆,以及受强烈磨损的旋分器、集尘器、管道、溜槽、炉底等的内衬、隧道窑窑车的格子板、滤气用多孔制品等等。碳化硅质耐火材料的特殊化学性能,使得它在有色冶金及化学工业的各种窑炉和装置中的使用效果好。
当碳化硅粘土制品的配料中碳化硅组分的颗粒组成一定时,其气孔率取决于其中粘土的含量。碳化硅的中间颗粒为40%,当用增减粗颗粒的方法来保证碳化硅细颗粒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0-40%时,则制品气孔率的波动不明显。此时若将粘土的含量从3%增加至12%,则气孔率有规律地降低。将碳化硅中间颗粒含量降低至30%时,并不会影响由于增加粘土加入量而降低制品气孔率的有效作用。在下列情况下气孔率低:碳化硅的细颗粒含量为40-50%及加入粘土3%;细颗粒含量30-40%及加入粘土6%;细颗粒含量20-30%及加入粘土12%。若进一步将碳化硅中间颗粒含量降低到20%时,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制得气孔率低的制品:碳化硅细颗粒含量50%及加人钻粘土3%;碳化硅细颗粒30%及加入粘土6%;碳化硅细颗粒20%及加入粘土12%。当碳化硅的中间颗粒含量为10%时,其规律性与上述情况相同。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