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合肥宝发动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碳化硅 DPF 具有高的机械强度、不易疲劳、耐酸和灰分的腐蚀,同时还具备大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高的热膨胀系数,使其不能做成整体结构。氮化硅的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介于堇青石与碳化硅之间,杨氏模量较低,具有优异的抗热冲击能力,可以做成一个不需要分割的整体式结构 DPF。氮化硅 DPF 的微观结构具有很多微凸,能有效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碳烟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能有效地改善 DPF 再生效率;
所谓的“二合一 (Two in One)”技术就是把 SCR 催化剂涂敷在 DPF 载体内,集 SCR 和 DPF 的功能于一体,这样能有效降低成本,并减少系统的安装空间。然而,跟传统的基于 CDPF 再生技 术和基于 FBC 再生技术的 DPF 结构相比,基于“二合一”技术的 DPF 需要更大孔隙率和平均孔直径。由于基于 FBC 再生技术,放热速度快,对 DPF 的热冲击比较大。对于这一情况,一般通过减少目数,增加壁厚,以及减少孔隙率和平均孔直径 等设计手段来增加 DPF 的热容量,从而减少其在“发动机进入怠速运行 (Drop in Idle)”情况下的 高温度和温度梯度。
因此,针对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往往会导致 排气核态颗粒数量增加,DOC+CDPF后处理技术 是备选的重要手段.但是,其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 特性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 .为此,本文使用 EEPS-3090 型柴油机废气排放颗粒粒径谱仪,在 一台满足国五排放标准的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 油机上,研究了加装 DOC+CDPF 前后,柴油机分 别燃用沪五柴油(类似于欧五柴油)、生物柴油混 合燃料时的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规律.
CPC3776的测量颗粒直径下限为2.5 nm。由于CPC3776位于SPCS中挥发性颗粒移除设备的下游,因此其测量了直径大于2.5 nm 的所有固态颗粒的粒子数浓度。在本研究中,不论其实际的物理或化学成分如何,固态颗粒的定义和PMP一样,是指排气经过SPCS系统中的挥发性颗粒移除设备处理后,由颗粒计数器计数的颗粒。因此,CPC3776可以用来测量废气后处理系统所有直径大于2.5 nm的固态颗粒物的过滤效率。此外,试验人员还使用1台差分迁移光谱仪(DMS,Cambustion公司DMS500)实时测量4.9~1 000.0 nm 范围内的颗粒物尺寸分布。所有粒子仪器在测试前都经过厂家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