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载体的表面处理技术,产品外观一致性好,不生锈,催化剂涂层附着牢固;
2、耐久性涂层涂覆技术,正常使用下耐久性大于1万公里;
3、富氧技术,CO、HC、NOx转化率都达到85%以上;
4、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制备技术,减小用量,降低整车匹配成本;
5、负载技术,吸附牢固,保证高转化率,同时不会烧结;
6、辅料配制技术,使尾气净化器有较低的起燃温度;
7、团队给出合理化配方,使尾气净化器有优良的温度特性、空速特性和空燃比特性;
8、尾气净化器达到欧Ⅳ、国Ⅳ及更高标准。
“目前,车企是否选择GPF技术路线,首先在于国家政策。法规没有要求,谁也不愿意配装GPF。只有到了强制实施时,才能真正打开市场。”
当然,研发成本也是国内企业踌躇的因素。“GPF的成本投入只能随着市场容量增大,形成规模化效应后才能降低,短期是没有受益的。”对企业而言,国五阶段已经在DPF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各类费用还没有回收,又要进行国六的研发,从时间、资金和技术上,都是很大的考验。
DPF 对 PM 的初始过滤效率主要取决于微孔结 构,孔的平均直径分布窄,对 PM 的过滤效率更 高。当 DPF 捕集到一定量的 PM 时,DPF 微孔结 构对 PM 的过滤效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对比了 重结晶碳化硅和堇青石材料 DPF 对 PM 的过滤效 率。这 2 种材料具有相同的壁厚和目数,但是微观 结构不同,。很显然,重结晶碳化硅 DPF 初 始的 PM 过滤效率要高于堇青石 DPF,当 PM 捕集 到 0.5g/L 时,二者的 PM 过滤效率相当,高达 99%。这是由于此时 DPF 从深层过滤过渡到表层过滤。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