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和谐的家庭气氛
四)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尊重与要求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依存性”——即10与1之比。也就是说,要在10倍地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要求之。
爱是父母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基础。家长通过无私的爱去感化孩子。他们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放任自流;既不一味地溺爱、孩子,也不过分地限制、压迫孩子,而是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爱。只有将感情与理智相结合地施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障碍。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严格的要求是认真有效的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倘若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便会使他们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而走向自卑。因此,千万别硬性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要求,注意给孩子减轻过重的精神压力。
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未来需要的是健康、充满自信、乐观进取、有爱心和责任感、有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孩子。只有具备这些优良品质的孩子,才是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经受挫折,才有勇气迎接新的挑战,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培养这样一代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从幼儿期开始注理健康的培养。
那么,如何注理健康的培养呢?我们认为必须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为幼儿提供与教育内容相适应,集科学性、适应性、灵活性为一体的宽松环境。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细微环节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通过数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智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实。”游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游戏之中,可以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知识。幼儿不仅可以自己变换动作,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构成一种有益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心态定势,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游戏不仅能让幼儿表现道德行为,暴露行为中的缺陷,而且能通过挖掘其中潜在的品德心理教育因素,及时进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引导。如:在“做做玩玩”的活动中,幼儿是否尊敬他人的劳动,有责任心;在“小医院”“美容院”等角色游戏中是否能够共同作业,大胆表现。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促进其心理向健康方面发展。
如何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要与孩子平等相待,你如不尊重、不信任孩子,不是唠叨就是打骂,孩子必然把你的话当"耳边风",不愿听,心理上产生反感.其次,要恰当处理孩 子的逆反心理,要冷静分析孩子产生逆反行为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问题 (以上原因中分析过的),应该注意改进方法.有时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可采取 "冷处理";例如对孩子的逆反行为不予理睬,即使孩子哭闹也不理睬,等事情 过后再教育、诱导,不要"犟过孩子头",火上加油,把事情弄得更糟。还可利用 孩子的好胜心理来激发孩子服从正确的教育,例如叫孩子自己穿衣,孩子不穿,你可说:"你一定不会自己穿吧?"孩子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自己穿了。这 种方法用得好,不亚于正面教育,可以增强孩子自主、自强能力。后,家长在 分析孩子逆反行为时。要尽量发现孩子言行中的"闪光点",因为逆反心理在思 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相似点,例如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有独立思考的积极倾向,我们要尊重和珍惜,不要孩子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总之,我们 要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这一现象,并慎重地采取教育、诱导,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