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xue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等。
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DefinedSubstrateTec
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Defined Substrate Technology)采用大肠菌群细菌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分解ONPG(Orth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使培养液呈黄色,以及大肠埃希氏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分解MUG(4-methyl-umbelliferyl-β-D-glucuronide)使培养液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的原理,来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可以选用中推荐粉状培养基(西安立科公司的酶底物试剂)来进行简便的操作;无需确认试验;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检测时间短,只需24小时即可同时定量出水样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MPN值。
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
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意义大,其次是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的检出意义略差一些, 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可在24小时内同时检测水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污染状况且无需确认试验;减少了传统方法中人为操作的误差,能够地判断水样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作为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新方法,不但可以用于水样的例行检测,更可作为应急突发事件的必备试剂。
大肠菌群的菌落计数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的菌落计数
检验方法
用灭菌吸管吸取待检样液1.0mL,加入无菌平内。每个样品接种三个连续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于每个加样平内倾注15mL45~50℃的Aiiz-gal琼脂,迅速轻轻转动平,使混合均匀。待琼脂深固后,再倾注3mL-5mL Aliz-sal琼脂覆盖表面。同时将Aliz-gal琼脂倾人加有1mL上述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干37+1℃培养箱培养18h-24h。取出平板,计数紫色(或红色)菌落。
培养基检验原理:胰酪胨提供碳氮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细菌生长的需求;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氡二钾是培养基pH缓冲剂:月桂基硫酸钠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大肠菌群可产生-半乳糖苷酶,分解液体培养基中的酶底物茜素-B-D-半乳糖苷(Aliz-gal),使素游离并与固体培养基中的铝、钟、铁、钱离子结合形成坚备(或红色)的罄合物,使菌落呈现相应的颜色。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