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xue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等。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常见检测方法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常见检测方法
1、纸片法
采用纸片、纸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粪大肠菌群在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的方法,即粪大肠菌在纸片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菌落周围产生黄圈是粪大肠菌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的结果。
2、酶底物法
将加入酶底物检测试剂的100ml水样注入51孔或97孔的定量测量盘中进行密封后培养,由于大肠菌群细菌能产生一种β-半乳糖苷酶分解PG使得培养液呈黄色,同时大肠埃希氏菌可以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分解MUG,培养液将会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反应。通过计算有黄色反应和荧光反应的孔穴数,可对照MPN表查出其代表的粪大肠菌群可能数水中粪大肠菌群。
1、聚合酶链式技术
提取粪大肠菌群混悬液和待测水样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编码约260bp的LacZ基因(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约150BP的UdiA基因(β-D-半乳糖苷酶基因)的DNA,分别检测大肠菌群数和大肠。
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由于粪大肠菌群特异的DNA序列,借助荧光标记的特异寡聚核苷酸片段作为的探针与待测水样中的DNA分子杂交,将杂交细胞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菌群数。
GB/T4789.3
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虽然被后更新的方法代替,但关于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公告(2009年 6号)明确指出,为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公告如下: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MPN/100克或MPN/100毫升”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3-2003)进行检测;以“MPN/克或MPN/毫升”、“CFU/克或CFU/毫升”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T4789.3-2008)进行检测。后GB/T 4789.3-2008被GB 4789.3-2016替代,故检测样品前需根据产品标准认真选择方法。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