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法概述
HPLC是在经典的液相色谱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并采用颗粒极细的固定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其分离机制与常规柱色谱相同,但填料更加精细,需高压泵推动,柱效高,分析速度快。与气相色谱不同的是液相色谱中流动相亦参与组分的分离过程,其组成、比例和pH值可灵活调节,分离模式多样。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来调节样品在色谱柱的保留值和选择性,从而使不同样品得到分离。
液相色谱
HPLC对流动相的一般要求
流动相就比如人体的血液,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否。
应该使用HPLC级的溶剂,不能互相混溶的溶剂不可以直接切换!一般在水相和与其不混溶的溶剂切换时,使用异作为过渡溶剂。
注意溶剂的截止波长。截止波长是指该溶剂可以在紫外检测器中使用的低波长,低于该波长后,溶剂会有很强的紫外吸收,从而影响极限的稳定性、干扰对所分析物质的检测。
HPLC所使用的水必须是新鲜的和经过0.45μm滤膜过滤过的。建议每天更换新鲜的水。长期不用时,必须把使用水的管路用置换,防止长霉。
仪器使用完后要采用适当的溶剂冲洗等方法维护色谱柱和系统。如果使用了缓冲盐一定先将盐要冲洗干净。
仪器长期不用时,不建议使用纯封存。因为有生成聚合物的趋势。建议使用、/水或/水封存。
当有流路堵塞时,可以尝试将之反接后冲洗。污染的溶剂或溶剂瓶里的藻类生长将会缩短溶剂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影响泵和系统的的性能。这在水溶剂或磷酸盐缓冲液(pH 4 至7) 中尤其如此。
正确的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随着实验方法的大量开发和成熟,目前液相色谱在包括食品、药品、化工、生命、环境等领域内大量使用,其作为一种通用分析检测设备在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监管机构、工厂企业中广泛配置。为了提高液相色谱仪的工作效率,延长液相色谱仪使用寿命,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液相色谱仪!
1.检查溶剂托盘托盘上的溶剂是否足量,以溶剂液面超过过输液管过滤头5厘米以上为宜。
2.检查输液管内部有否气泡,若有,应及时通过排液阀排出。
3.对溶剂(针对项看是否需要补充溶剂)和样品进行处理,过滤,脱气。
4.打开主机电源,依次打开检测器,泵A,泵B,柱箱的电源
5.打开电脑,开启色谱工作站
6.先在工作站中开启活塞泵,以所需的流动相平衡系统(约需30min)
7.打开灯,等待系统基线走稳
8.开始进样检测
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液相色谱柱压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柱压升高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由于柱床内产生了异常的占位性物体,造成流体阻力加大所引起的。例如,缓冲液盐分如(铵等)沉积于柱内,或样品污染沉积。针对种情况,处理时应先用40~50℃的纯水,低速正向冲洗柱子,待柱压逐渐下降后,相应提高流速冲洗,柱压大幅度下降后,用常温纯水冲洗,之后用纯冲洗柱子30分钟;对于第二种情况,由样品的沉积引起污染的C18柱,和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冲洗,接着用+异(4+6)冲洗柱子(冲洗时间的长短由样品污染的情况而定),再用换成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冲洗正向冲洗柱子30分钟以上。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