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正确的液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随着实验方法的大量开发和成熟,目前液相色谱在包括食品、药品、化工、生命、环境等领域内大量使用,其作为一种通用分析检测设备在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监管机构、工厂企业中广泛配置。为了提高液相色谱仪的工作效率,延长液相色谱仪使用寿命,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液相色谱仪!
1.检查溶剂托盘托盘上的溶剂是否足量,以溶剂液面超过过输液管过滤头5厘米以上为宜。
2.检查输液管内部有否气泡,若有,应及时通过排液阀排出。
3.对溶剂(针对项看是否需要补充溶剂)和样品进行处理,过滤,脱气。
4.打开主机电源,依次打开检测器,泵A,泵B,柱箱的电源
5.打开电脑,开启色谱工作站
6.先在工作站中开启活塞泵,以所需的流动相平衡系统(约需30min)
7.打开灯,等待系统基线走稳
8.开始进样检测
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自检时,为什么有时会出现“钨灯能量低”的错误?
一般来说,原因是系统中有挡光物,光路偏离,钨灯电源系统或钨灯灯泡已坏。这时首先要检查光度室是否有挡光物;打开检测器光源室盖,检查灯是否点亮;如果灯不亮,则关机,更换新灯,换时,需注意型号;检查灯保险丝,看是否松动、氧化、烧断;如果故障,应立即更换;再开机重新自检;若仍出现上述故障,则重新安装软件后再进行自检。
液相色谱柱知识
物理性质:
柱长,内径,如250*4.6mm。一般柱长在2—250mm,柱越长,分离度越高,但柱压更高,分离所需时间更长;但分离度与理论塔板数的平方根成正比,所以一昧增加柱长并不是有效的分离手段,一般情况下,150mm、5um的填料可以提供足够的塔板数。
粒径,影响色谱分离度。粒径越小,分离越快,柱效越高,但柱压力越高,柱容易被污染,导致柱寿命降低。常见分析柱通常使用5um填料,复杂的多组分样品分离一般使用3.5um粒径,更大内径的制备色谱柱通常使用更大的粒径。如果固定相选择是正确,但是分离度不够,那么选用更小的粒度的填料是很有用的。3.5um填料填充柱的柱效比相同条件下的5um填料的柱效提高近30%;然而,3.5um的色谱柱的背压却是5um的2倍,因此如何选择填料粒径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而定。本文来源于国内的第三方检测平台嘉峪检测网,提供检测实验、技术培训、仪器计量校准服务。
孔径,60A,120A,300A等。孔径小,则含孔率高,比表面积大,载碳量高;色谱柱填料孔径大小需和分子大小相匹配,保证分子自由进出填料孔并与孔内表面的键合相进行分离分配,通常要求孔径直径是分子直径的3倍以上,一般小分子使用80—120A,大分子使用300A。
颗粒形状,一般有球形和不规则形,当使用黏度较大的流动相时,球形颗粒可以降低柱压,延长色谱柱寿命。
比表面积,指的是每克填料的表面积,如180m2/g—350m2/g,与粒度和含孔率有关;比表面积大,会增加样品与键合相之间的反应,增加保留和分离度;比表面积小则可以缩短分析时间和平衡时间,并不是比表面积大或者小就更好,需要选择合适的比表面积。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