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脱敏概述
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在涉及客户安全数据或者一些商业敏感数据的情况下,在不违反系统规则条件下,对真实数据进行改造并提供测试使用,如手机、身份、卡号、客户号等个人信息都需要进行数据脱敏。数据安全技术之一,数据库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漏扫、数据库加密、数据库防火墙、数据脱敏、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库安全风险包括:拖库、刷库、撞库。
静态与动态数据库脱敏的区别
静态数据脱敏(SDM)与动态数据脱敏(DDM)主要的区别是:是否在使用敏感数据当时进行脱敏。
1.静态数据脱敏(SDM )一.般用在非生产环境,在敏感数据从生产环境脱敏完毕之后再在非生产环境使用,一般用于解决测试、开发库需要生产库的数据量与数据间的关联,以排查问题或进行数据分析等,但又不能将敏感数据存储于非生产环境的问题。
2.动态数据脱敏(DDM)一般用在生产环境,在访问敏感数据当时进行脱敏,一般用来解决在生产环境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同--敏感数据读取时需要进行不同级别脱敏的问题。
数据库脱敏原则
通常,良好的数据脱敏实施,需要遵循如下两个原则,一,尽可能地为脱敏后的应用,保留脱敏前的有意义信息;二,较大程度地防止人为进行。
数据脱敏分为静态数据脱敏和动态数据脱敏。静态数据脱敏,是数据的“搬移并替换”,是将数据抽取进行脱敏处理后,下发给下游环节,随意取用和读写的,脱敏后数据与生产环境相隔离,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保障生产数据库的安全。动态数据脱敏,在访问敏感数据的同时实时进行脱敏处理,可以为不同角色、不同权限、不同数据类型执行不同的脱敏方案,从而确保返回的数据可用而安全。
数据库脱敏方案
1、无效化方案在处理待脱敏的数据时,通过对字段数据值进行 截断、加密、隐藏 等方式让敏感数据脱敏,使其不再具有利用价值。一般采用特殊字符(*等)代替真值,这种隐藏敏感数据的方法简单,但缺点是用户无法得知原数据的格式,如果想要获取完整信息,要让用户授权查询。比如我们将身份号用 * 替换真实数字就变成了 '220724 ****** 3523',非常简单。
2、随机值替换,字母变为随机字母,数字变为随机数字,文字随机替换文字的方式来改变敏感数据,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数据的格式,往往这种方法用户不易察觉的。我们看到 name 和 idnumber 字段进行了随机化脱敏,而名字姓、氏随机化稍有特殊,需要有对应姓氏字典数据支持。
3、数据替换与前边的无效化方式比较相似,不同的是这里不以特殊字符进行遮挡,而是用一个设定的虚拟值替换真值。比如说我们将手机统一设置成 “13651300000”。
4、对称加密是一种特殊的可逆脱敏方法,通过加密密钥和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密文格式与原始数据在逻辑规则上一致,通过密钥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要注意的就是密钥的安全性。
5、平均值方案经常用在统计场景,针对数值型数据,我们先计算它们的均值,然后使脱敏后的值在均值附近随机分布,从而保持数据的总和不变。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