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旺铺
政府数据库水印服务器了解更多 金华博通信息
来源:2592作者:2022/8/13 0:15:00









数据库脱敏泄露类型

隐私数据泄露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通常可以采用不同的隐私数据泄露风险模型来衡量防止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以及对应不同的数据脱敏算法对数据进行脱敏。一般来说,隐私数据泄露类型包括:

个人标识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通过任何方式确认数据表中某条数据属于某个人时,称为个人标识泄露。个人标识泄露为严重,因为一旦发生个人标识泄露,数据使用人员就可以得到具体个人的敏感信息。

属性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根据其访问的数据表了解到某个人新的属性信息时,称为属性泄露。个人标识泄露肯定会导致属性泄露,但属性泄露也有可能单独发生。成员关系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可以确认某个人的数据存在于数据表中时,称为成员关系泄露。成员关系泄露相对风险较小,个人标识泄露与属性泄露肯定意味着成员关系泄露,但成员关系泄露也有可能单独发生。






数据库脱敏泄露风险可控

实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脱敏算法库,可并行,的按照脱敏规则对隐私数据进行脱敏。基于数据脱敏的理论基础,建立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的衡量模型,可定性定量的准确衡量数据可能发生泄露的风险。可管理。结合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认证体系,权限管理体系,以及隐私数据不同保护级别的权限管理体系,实现对隐私数据基于审批的数据访问机制。结合公司制度,规范,法务等管理,实现在尽可能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减少数据泄露风险的前提下,较大化保留数据分析挖掘的价值。可审计。对数据的访问要保证可回溯,可审计,当发生数据泄露时,要保证能够通过审计日志找到对应的泄露人员。




数据库脱敏平台的设计方向

包括静态大数据脱敏平台和动态大数据脱敏平台,所谓静态和动态之分,主要在于脱敏的时机不同。对于静态脱敏来说,数据管理员提前对数据进行不同级别的脱敏处理,生成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然后授予不同用户访问不同安全级别数据的权限。对于动态脱敏来说,管理员通过元数据管理不同用户访问具体数据的安全权限,在用户访问数据的时候,动态的从原始数据中按照用户权限动态的进行脱敏处理。大数据平台脱敏技术方案是--个非常有趣的课题,目前业界还没有看到有成熟的方案,鉴于其对数据安全和数据价值的作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希望以后可以继续以合适的方式分享我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李善洲 (业务联系人)

13911287830

商户名称:北京金华博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