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分类介绍
根据服务器的规模不同可以将服务器分成工作组服务器、部门服务器和企业服务器。
这种分类方法是一种相对比较老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服务器应用环境的规模来分类,比如一个十台客户机左右的计算机网络环境适合使用工作组服务器,这种服务器往往采用1个处理器,较小的硬盘容量和不是很强的网络吞吐能力;一个几十台客户机的计算机网络适用部门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相对能力要强,往往采用2颗处理器,较大的内存和磁盘容量,磁盘I/O和网络I/O的能力也较强,这样这台服务器才能有足够的处理能力来受理客户端提出的服务需求;而企业级的服务器往往处于百台客户机以上的网络环境,为了承担对大量服务请求的响应,这种服务器往往采用4颗处理器、有大量的硬盘和内存,并且能够进一步扩展以满足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要***大量的访问,所以,这种服务器的网络速度和磁盘速度也应该很高。为达到这个要求,往往要采用多个网卡和多个硬盘并行处理。所有上述描述是很不准确的,存在很多特殊情况的,比如一个网络的客户机可能很多,但对服务器的访问可能很少,就没有必要要一台功能很强的企业级服务器,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这种服务器的分类方法更倾向于定性,而不是定量,也就是说从小组级到部门级到企业级,服务器的性能是在逐渐加强的,其他各种特性也是在逐渐加强的。
服务器外形--机柜式
机柜式服务器
在一些企业服务器中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内部设备较多,有的还具有许多不同的设备单元或几个服务器都放在一个机柜中,这种服务器就是机柜式服务器。机柜式通常由机架式、刀片式服务器再加上其它设备组合而成。
对于证券、银行、邮电等重要企业,则应采用具有完备的故障自修复能力的系统,关键部件应采用冗余措施,对于关键业务使用的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双机热备份高可用系统或者是性能很高的计算机,这样的系统可用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服务器的逻辑架构
服务器的逻辑架构和普通计算机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性能较高的计算,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服务器的逻辑架构中,重要的部分是CPU和内存。CPU对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内存进行数据存储管理。
以上信息由北京乾行捷通为您提供,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服务器的固件和OS
服务器的固件主要包括BIOS或UEFI、BMC、CMOS,OS包括32位和64位。
1)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服务器启动后先运行的软件。它包括基本输入输出控制程序、上电自检程序、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系统设置信息。
BIOS是服务器硬件和OS之间的抽象层,用来设置硬件,为OS运行做准备。BIOS设置程序是储存在BIOS芯片中的。BIOS的进化版本是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Interface),即统一的可扩展固定接口。这种接口用于操作系统自动从预启动的操作环境,加载到一种操作系统上,从而使开机程序化繁为简,节省时间。
2)BMC
(Baseboard Management Montroller)即基板管理控制器,主要是对服务器进行监控和管理。BMC可以在服务器未开机的状态下,对机器进行固件升级、查看机器设备等。
3)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是电脑主机板上一块特殊的RAM芯片,是系统参数存放的地方。CMOS存储器用来存储BIOS设定后的相关参数。
4)OS
(Operating system)即操作系统,对服务器软硬件及数据资源进行管理调度。OS主要分为32位和64位,OS的位数版本决定了计算机处理器在RAM(随机存取储存器)处理信息的效率,64位版本比32位的可以处理更多的内存和应用程序。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