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分类
从广义上来看,网络交换机分为两种: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而局域网交换机则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可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从规模应用上又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各厂商划分的尺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来讲,企业级交换机都是机架式,部门级交换机可以是机架式(插槽数较少),也可以是固定配置式,而工作组级交换机为固定配置式(功能较为简单)。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规模来看,作为骨干交换机时,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大型企业应用的交换机为企业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信息点以下中型企业的交换机为部门级交换机,而支持100个信息点以内的交换机为工作组级交换机。
交换机数据传送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任意节点收到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对于存储在内存里的地址表进行快速查找,从而对于MAC地址的网卡连接位置进行确认,然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该节点上。如果在地址表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则进行传输;如果没有,交换机就会将该地址进行记录,以利于下次寻找和使用。交换机一般只需要将帧发送到相应的点,而无需如集线器发送到所有节点,从而节省了资源和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
交换机中的一些相关术语介绍
1. 交换机
交换机是用来实现交换式网络的设备,在iSO的OSI模型中,它是位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能对帧进行操作,是一种智能型设备。
2. IEEE 802.3
以太网标准
3. IEEE 802.3u
快速以太网标准
4. IEEE 802.3ab
千兆以太网(非屏蔽双绞线)标准
5. IEEE 802.3z
千兆以太网(光纤、铜缆)标准
6. IEEE 802.3x
流量控制标准
7. IEEE 802.1X
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标准
交换机中相关术语代表什么意思
1. IEEE 802.1q
VLAN标准
2. IEEE 802.1p
流量优先权控制标准
3. IEEE 802.1d
生成树协议
4. 数据链路层
位于ISO/OSI参考模型第二层,负责在节点间的线路上通过检测、流量控制和重发等一系列手段无差错的传送一帧为单位的数据,使得从它的上一层(网络层)看起来是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5. 全、半双工
在网络中,全双工是指接收与发送采用两个相互独立的通道,可同时进行,互不干扰。而半双工则是接收与发送共用一个通道,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只能接收,所以半双工可能会产生冲突。我们所说的交换机是个全双工设备,而集线器是半双工设备。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