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的发展历程
调节阀的发展自20世纪初始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十个大类的调节阀产品、自力式阀和调节阀等,调节阀和控制阀的发展历程如下:
20年代:原始的稳定压力用的调节阀问世。
30年代:以“V”型缺口的双座阀和单座阀为代表产品V型调节球阀问世。
40年代:调节阀新品种进一步产生,出现隔膜阀、角型阀、蝶阀、球阀等。
50年代:球阀得到较大的推广使用,三通阀代替两台单座阀投入系统。
60年代:在国内对上述产品进行了系列化的改进设计和标准化、规范化后,国内才才有了完整系列产品。
70年代:又一种新结构的产品——偏心旋转阀问世(第九大类结构的调节阀品种)。70年代末,国内联合设计了套筒阀,使中国有了自己的套筒阀产品系列。
80年代: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成功引进了石化装置和调节阀技术,使套筒阀、偏心旋转阀得到了推广使用,尤其是套筒阀,大有取代单、双座阀之势,其使用越来越广。80年代末,调节阀又一重大进展是日本的Cv3000和精小型调节阀,它们在结构方面,将单弹簧的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改为多弹簧式薄膜执行机构,阀的结构只是改进,不是改变。它的突出特点是使调节阀的重量和高度下降30%,流量系数提高30%。
90年代:90年代的调节阀重点是在可靠性、特殊疑难的产品攻关、改进、提高上。到了90年代末,由华林公司推出了第十种结构的产品——全功能超轻型阀。
调节阀的历史
自动调节阀的历史可追溯到自力式调压阀,它包括一个带有重物杆的球形阀,重物用来平衡阀芯力,从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调节,另一种早期的自力式调压阌的形式是压力平衡式调压阀。工艺过程的压力用管线接到弹簧薄膜调压阀的薄膜气室上。无论是减压阀、阀后压力式调压阀或是差压调压阀都笔够从这种基型阀门的变更而制造出来。
气动变送器和调节器的出现,就必然地导致气动词节阀的应用。它们本质上是减压阀或阀后压力式调压阀,改用仪表压缩空气来代替工艺过程的流体。许多生产减压阀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调节阀制造厂。调节阀的应用从数量上和复杂性方面继续不断地得到发展,许多阀门的阀体和附件的改进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手册的意图是使工程们熟悉调节阀的结纸醉金迷和因素,帮助仪表工程师在应用中选用好的阀体、执行机构和附件。
电动三通调节阀有哪些特点
硕人时代***生产、销售调节阀,以下信息由硕人时代为您提供。
电动三通调节阀,是由直行程电子式电动执行机构和采用圆筒型薄壁窗口形阀芯的三通合流(分流)阀组成。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动作灵敏、流量特性准确,直接接受调节仪表输入的(4-20mA DC 0-10mA DC或1-5V DC)等控制信号及单相电源即可控制运转,实现对工艺管路流体介质的自动调节控制,广泛应用于准确控气体、液体、蒸汽等介质的工艺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参数保持在给定值。适合于把一种流体通过三通阀分成二路流出或把两种流体经三通阀合并成一种流体的工况。
电动调节阀出现故障的原因?
硕人时代——***调节阀供应商,我们为您带来以下信息。
电动调节阀障现象很多,现举几种常见现象及处理方法:
1、电机不转即阀不动作,分析如下:
(1)电机线圈烧坏。使用环境不良,进水致短路或电机转子卡死不动,
电机线圈发热,烧坏。判断方法只需用万用表测电机引出正、反和零线之间的电阻,正常值约为l6OΩ,如偏差过大或过小就证明线圈已烧坏。
(2)分相电容失效或被击穿,分相电容坏了,电机也不会起动,用万用表很容易检查分相电容。
(3)两个微动开关位置不当。当调节阀动作时,行程至零点和满度时,微动开关应关闭,使电流不致流过电机,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如微动开关过开,使阀杆动作已达到零点或满度时,仍不能断开微动开关,而电流继续通过电机。而此时电机已无法转动,将会使电机堵转烧坏。处理方法是移动微动开关位置,使之与阀杆行程位置相适应。
2、电动阀一动作就融断保险分析:
(1)电机线圈漆包线绝缘破坏,线圈绕组碰壳而短路。判断方法可用北欧表测绕组对地电阻即可。
(2)分相电容容量过大。有时分相电容容量过大,起动电流大,会烧断保险,判断方法用交流电流测其电流值来选择。
3、一送电,调节阀就处于全开或全关位置。原因如下:
1.反馈信号线及反馈线圈断线。
2.微机输出控制线或电动操作器上控制线断线。
3.提供反馈线路的电源有无。
以上原因可用万用表查出。若都正常,则检查电压一电流转换电路。
4、阀稳不住:
原因为零点不对,杀车机构过松,或调稳电位器损坏。处理方法为用万用表检查零点大小,调稳电位器阻值是否改变或损坏。检查刹车机构松紧度。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