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成为食品科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电位滴定法凭借使用方便、灵敏度高、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被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电位滴定法在碘、残留、过氧化值、酸价、含糖量、脂肪酸值测定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终点滴定和等当点滴定有何区别?
天平的精度该为多少才能保证获得准确及的结果?
滴定仪中有哪些曲线评估方法?
滴定结果有误,总是预期值的一半或两倍,不知道为什么?
滴定结果的重现性比较差。有什么改进措施?
电极该保存在哪里?
该用哪种电极进行非水滴定?
为何得不到结果,或结果为0,而从曲线看,突跃很明显?
如何升级至LabX1.1
终点滴定和等当点滴定有何区别?终点滴定(EP)指传统的滴定步骤:滴定剂持续加入直至反应终止,如用指示剂时观察到颜色的变化。对于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来说,持续滴定样品直至达到原先设定的某值,如pH=8.2。
等当点是被分析物和试剂的浓度正好相同的那个点。多数情况下,该点完全等同于滴定曲线的回归点,如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
电位滴定仪的应用
随着滴定实验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手工控制玻璃管加液的方式进行滴定实验,这种滴定方式结果的准确性、分析效率都较低,传统手工滴定的结果性和效率主要靠化验师的技术能力,尤其是辨别不同颜色的能力。也就是确定终点的能力。
近些年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实验与分析任务量越来越大、对于与结果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滴定实验的操作也从手工滴定,慢慢的开始被自动的机械设备操作所取代,从手动加液,到后来的通过马达驱动活塞滴定管加液,使滴定剂添加的度更好;不同种类的电极取代了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终点,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对于指示剂变色的方式,测量电极的测定电位并对电位-滴定剂体积做曲线图,通过数学模型评估滴定曲线得到的结果,更真实的反映了化学反应的过程。整个实验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也大大降低实验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更节省人工成本。
自动电位滴定仪仍在继续发展,在滴定过程中一些步骤和方式逐渐智能化,进一步提高了仪器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比如:直观的触摸屏界面:只需“一键”进行滴定,一次操作进行完成实验;智能识别滴定管:支持热插拔,无需反复开关机,既快速又防止因反复开关机对仪器产生的影响;智能电极:自动识别和读写电极芯片中的数据,防止电极的错误使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功能组合,如配置多个驱动器、多个滴定管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添加;自动进样器:可以满足大量样品测试的需求,一次启动可完成多个样品的连续测定;网络版软件:通过电脑端可远程一次操控多台设备进行实验、方法的写入和、结果收集和汇总,并带有数据库便于后期认证和审核。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