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端口的交换
端口的交换技术较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太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的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的交换还可细分为:
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容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交换机购买注意事项
1. 技术***性问题
(1) 综合性能
系统容量、话务量负荷能力、基本新业务功能、语音和非语音综合能力、外围接口配置、技术指标、信号方式、话务台功能、提供的特殊功能、组网能力、非语音业务接口及数据终端。
(2) 系统结构
控制方式、总体结构方式、处理器处理能力、内存容量、外存容量及结构、交换网络结构及外围处理器能力等。
(3) 软件系统
软件模块和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水平、软件规模、编程语言的***性和规范化程度、软件的容错性、软件的成熟性、软件操作的易难度及软件的可维护性。
(4) 硬件系统
硬件水平、硬件接口符合国际的标准程度、硬件的冗余度、硬件可靠性指标和机械结构工艺水平等。
(5) 系统情况
模块化结构、系统可靠性、系统冗余度、维护管理功能和系统可靠性指标等。
在实际选型时,既要考虑设备的***性,又要考虑系统的成熟性和可靠性,一般选用的设备是经过一年以上实际运行的考验,经实践证明是安全的、可靠的、技术比较***的设备。
2. 可靠性问题
可靠性与平均故障时间成反比,和故障间隔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故障时间越短,故障间隔越长,则可靠性越好。可靠性与硬件故障率、软件功能失灵度及维护管理人员操作错误有关,同时也与系统成熟程度、市话局配合情况、工作条件、安装情况、使用方法及维护管理水平有关。因此,在选型时应选择用多处理器分散控制的交换机。
3. 适用性问题
根据本单位的需要在各种机型进行选择。
选择过程中,应阅读多种机型的说明书,了解其功能和系统结构及一些重要指标,进行调查、咨询。同时要考虑将来的发展,能适应容量的扩充,考虑数据通信、长途电话通信、计算机联网、非话业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尽量选用软/硬件模块化结构、采用脉码调制技术PCM数字传输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另外,根据需要,应留有数字接口,在进行计算机与交换机联网时,应注意数码率一致(64kbps)、电平一致、阻抗相同。
交换机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功能
交换机的功能是连接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络摄像头、IP电话等终端设备,并实现与其它交换机、无线接入点、路由器、网络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互联,从而构建局域网络,实现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位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交换机的工作依赖于对MAC地址的识别(所有的网络设备都有一个独一的MAC地址,通常是由厂商直接烧录进网卡中)。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