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存储的历史介绍
1998年,飞利浦与公司发表了下一代光盘的技术,并着手开发单面单层实现23GB~25GB的技术方案,给业界带来了一个惊喜。2002年2月19日,以、飞利浦、松下为,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0.9版的Blu-rayDisc(简称BD)技术标准。Blu-ray是BlueRay(蓝光)的意思,因此2月19日也正式表明下一代DVD候选人——蓝光光盘的诞生。BD集团随后在2002年6月14日向外正式发售BD规范1.0版,一共3册共5000美元,至此标志着BD的设计已经完全确立下来。虽然BD与HD-DVD谁将作为下一代的蓝光存储标准这一争议一直存在,但这也促使两家不断推陈出新,进行技术改革。2003年,蓝光激光头达到投产水平,但是适合投放市场的蓝光产品在2006年才开始出现。
超分辨光存储
超分辨光存储借鉴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数据点的尺寸。 我们知道,用透镜把激光光斑聚到一个点的时候,光斑尺寸有一个值,这个光斑叫“艾里斑”,艾里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刻写的记录点大小。但是,“挑剔”的科学家还是嫌弃刻写的记录点太大,无法满足高密度大容量存储的需求。2011年,一群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在生物材料绿色荧光蛋白中利用受激发射损耗超分辨原理,即采用两束激光,一束为实心的激发光,一束为空心的抑制光,激发光作用于样品后会产生自发荧光,相当于铅笔先画了一条线。而后中空的抑制光与样品相互作用使得该区域以受激辐射的方式回到基态,相当于橡皮擦把线条擦细。这样,大大减小了有效激发的区域,即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记录的数据点特征尺寸,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存储数据能力。
离线备份介绍
“离线备份”(也称为“冷备份”)的目的是在实时环境受到破坏时,保持备份数据不受影响。工作中尽量遵循以下两点:仅在必要时将备份连接到活动系统永远不要同时连接(或“热”)所有备份在任何给定时间,如果至少有一个备份处于脱机状态,则事件不会同时影响所有备份。使用云存储来保存脱机备份是一个好主意,可以确保与实际环境的物理隔离。至关重要的是,当不使用离线备份时,还需要断开连接。云存储脱机与传统的备份存储不同,不能直接拔下就可以脱机。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实现相同级别的保护。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