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仪”的前世今生
1800年 英国物理学家赫谢尔(Herschel)用棱镜使太阳光色散,研究各部分光的热效应,发现在红色光的外侧具有热效应。
1905年 库柏伦茨(Coblentz)测得了128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引起了光谱界的极大轰动。这是红外光谱开拓及发展的阶段。
1908年 Coblentz 制 备和应用了用氯化钠晶体为棱镜的红外光谱议。
1910年 Wood 和 Trowbridge研制了小阶梯光栅红外光谱议。
1918年 Sleator 和 Randall 研制出高分辨仪器。
1947年 世界上台双光束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在美国投入使用。这是代商品化红外光谱仪器。
1950年 由美国 PE 公司开始商业化生产名为 Perkin-Elmer 21 的双光束红外光谱议。
1960年 采用光栅作的单色器,比起棱镜单色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仍是色散型的仪器,分辨率、灵敏度还不够高,扫描速度慢。这是第二代仪器。
1970年 干涉型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计算机化色散型的仪器的使用,使仪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第三代仪器。
1980年 用可调激光作为红外光源代替单色器,具有更高的分辨本领、更高灵敏度,也扩大应用范围。这是第四代仪器。
为什么叫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到目前为止红外光谱仪已发展了三代。代是早使用的棱镜式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用棱镜作为分光元件,分辨率较低,对温度、湿度敏感, 对环境要求苛刻。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第二代光栅型色散式红外光谱仪, 采用***的光栅刻制和技术, 提高了仪器的分辨率, 拓宽了测量波段, 降低了环境要求。然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发展起来第三代的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既是干涉型的代表,它具有宽的测量范围、高测量精度、极高的分辨率以及极快的测量速度
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以下领域:
石油炼制 密度,实沸点蒸馏,浊点,油气比;油砂中沥青含量
烷类组成,水分,总热含量
成品 辛烷值 (RON、 MON), 密度, 芳烃, 烯烃, 苯含量, MTBE,
乙醇含量催化裂化 辛烷值(RON、MON),PIONA(直链烷烃、异构烷烃,
芳烃,环烷烃和烯烃),馏程
重整 辛烷值(RON、MON),芳烃碳数分布,馏程
裂解 辛烷值(RON、MON),二烯、二异构体含量
POINA,密度,分子量,馏程,乙烯的潜收率,结焦指数
柴油 十六烷值,密度,折光指数,凝点,闪点,馏程,芳烃组成(单环、双环和多环)
航煤 冰点,芳烃,馏程
润滑油 族组成,基础油粘度指数,粘度,添加剂
重油 API 度,渣油中 SARA 族组成;沥青中蜡含量
高分子 原料 纯度,水分,羟基含量等
热红外光谱仪可用领域:
加工过程 混合均匀性,干燥过程水分,产品灭菌,膜衣厚度,粒径,主要成分和中间产物浓度,溶出度,中微生物定性定量监测产品 主要成分,硬度,包装材料的鉴定,稳定性,真伪鉴定
其它 临床医学 全血或中血红蛋白载氧量、pH 值、脂肪酸、胆固醇、蛋白质、葡萄糖、尿素等含量;无创血糖监测;尿液中尿素、肌氨酸酐和蛋白质;皮肤中水分的测定;伤口分类;组织氧含量;脑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细胞病理如癌细胞鉴别
纺织 混纺织品中各成分含量,棉纤维中还原糖,纤维外油,纤维的染色性,棉织物丝光度,羊毛髓化度,棉织物整理剂,二醋酸纤维素醋化值,地毯纤维类别鉴定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