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的使用误区
在洗衣服、刷餐具时加入消毒液杀菌。
日用品的消毒无需通过消毒液就能做到。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是好的消毒剂;用肥皂水洗衣服也能完成杀菌;餐具则可采取在沸水上煮15—30分钟的方式。
大扫除时,喷洒消毒液,给家里空气“消消毒”。
要想让家庭空气保持新鲜,好的办法不是消du杀菌而是开窗通风。家里毕竟不是医院,细菌量有限,如果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反而会损害呼吸道。家庭消毒采用通风比熏醋的效果要好。
消毒剂分类
常见的消毒包括:物理消毒(紫外线、高温、电离辐射等)、化学消毒两大类。物理消毒在许多场合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化学消毒剂以其快速、简便、经济的特点应用广泛。化学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伤口、环境和物品等,作用于病原体,影响其酶系统、蛋白质的生理活性,从而破坏病原体的生理功能,使其si亡,起到预防和控制gan染的目的。常用化学消毒剂主要包括五大类:(1)醇类、(2)含氯消毒剂、(3)酚类、(4)季铵盐、(5)含碘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
主要代表产品是75%乙醇。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使病原微生物脱水或溶解病毒脂质外套膜从而杀灭细菌或灭活病毒,但有效浓度必须达到75%以上,因此研究提示75%酒精既能杀灭细菌也能灭活病毒。75%酒精消毒可以应用多种场景:①皮肤消毒[3]:一项研究提示使用 75%酒精棉球擦手1min消毒, 手上卫生合格率平均为98.6%;②物体表面消毒[4]:一项研究提示用75%酒精消毒物体表面,检出存活菌数平均为3 cfu/cm2,符合标准。75%酒精优点:价格便宜,容易获取,安全性好,可以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缺点在于酒精易然,存在安全隐患,且容易挥发持续时间不长,一旦喷洒挥发无法达到75%浓度,因此只能用于皮肤及小物品消毒,应禁止对家中空气、环境等大范围喷洒消毒,保证安全。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