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劣特点的主要表现,这种必须注意了
① 挤压缺点。 铝型材挤压全过程因其挤压机器设备是不是完善,挤压加工工艺是不是完善及其实际操作是不是不当,会造成例如汽泡、参杂、成层、偏色、歪曲等缺点,危害铝型材的品质。
② 氧化膜厚度薄。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工程建筑铝型材氧化膜厚度应不小于10um(μm)。厚度不足,铝型材表层易生锈、浸蚀。抽检中一些无产名、生产地、生产许可、合格证书的铝型材,其氧化膜厚度仅2至4um,有的乃至沒有氧化膜。据人估计每减少1um氧化膜厚度,一吨铝型材可减少能耗成本费150多元化。
③ 成分不过关。 掺加很多废铝、废钢的铝型材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费,但会造成工程建筑铝型材成分不过关,比较严重严重危害工程建筑安全性。
④ 减少铝型材壁厚。90系列产品移窗型,按国家行业标准其铝型材壁厚较少不小于1.4mm,一些商品仅0.6至0.7mm。46系列产品地簧门型,国家行业标准应用的铝型材壁厚较少不小于1.62mm,抽样检验中,一些商品仅0.97至1.20mm。
⑤ 劣铝型材很多减少封闭式時间,减少了化学药品耗损,成本费降了,但铝型材耐蚀性能也大幅度降低了。
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质量缺陷特征及产生原因
(6)气泡
特征:局部表面金属与基体金属呈连续或非连续分离,表现为圆形单个或条状空腔凸起的缺陷。
原因:铝棒加热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炉内气氛湿度高;制品中氢含量过高。
(7)起皮
特征:制品表皮金属与基体金属产生局部脱落现象。
原因:换合金挤压时,挤压筒内粘有金属形成的衬套,清理不干净;挤压筒与挤压垫配合不适当,在挤压筒内壁衬有局部残留金属;模孔上粘有金属或模子工作带过长。
(8)划伤
特征:因尖锐的东西(如设备上的尖锐物,金属屑等)与制品表面接触,在相对滑动时造成的呈单条状分布的伤痕。
原因:工具装配不正,导路、工作台不平滑等;模子工作带上粘有金属屑;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吊具不适合。
(9)擦伤
特征:制品表面与其他物体的棱或面接触后发生相对滑动或错动而在制品表面造成的成束(或组)分布的伤痕。
原因:模具磨损严重;因铝棒温度过高,模孔粘铝;挤压筒内落入石墨及油等脏物;制品相互串动,使表面擦伤;
(10)麻面(毛刺)
特征:制品表面呈细小的凹凸不平的连续的片状、点状、擦伤、麻点、金属豆。因呈大片的金属豆(毛刺)——小划道而使制品表面不光滑,每个金属豆(挤压方向)的前面有一个小划道,划道的末端积累呈金属豆。
原因:工具硬度不够;挤压温度过高;挤压速度过快;模子工作带过长,粗糙或粘有金属。
铝合金型材
合金型材是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
铝合金型材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建筑,装修。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发展,同时焊接技术的发展又拓展了铝合金的应用领域,因此铝合金的焊接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纯铝的密度小(ρ=2.7g/cm3),大约是铁的 1/3,熔点低(660℃),铝是面心立方结构,故具有很高的塑性(δ:32~40%,ψ:70~90%),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板材,抗腐蚀性能好;但是纯铝的强度很低,退火状态 σb 值约为8kgf/mm2,故不宜作结构材料。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人们逐渐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 添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在保持纯铝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强度,σb 值分别可达 24~60kgf/mm2。这样使得其“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 σb/ρ)胜过很多合金钢,成为理想的结构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及航空工业等方面,飞机的机身、蒙皮、压气机等常以铝合金制造,以减轻自重。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的焊接,结构重量可减轻50%以上。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