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催化法
在酞菁催化剂法中,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多是聚酞菁钴(CoPPC)和磺化酞菁钴(CoSPc)催化剂。此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对油品进行处理,可以除去其中的硫醇。夏道宏认为聚酞菁钴(CoPPC)和磺化酞菁钴(CoSPc)在碱液中的溶解性不好,因而降低了催化剂的利用率,为此合成出了一种水溶性较好的新型催化剂——季铵磺化酞菁钴(CoQAHPc)n,该催化剂分子内有氧化中心和碱中心,二者产生的协同作用使该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金属螯合剂法和酸性催化剂法都能使有机硫化物转化成,从而有效的去除成品油中的硫化物。
以上这几种催化法脱硫效率虽然较高,但都存在着催化剂投资大、制备条件苛刻、催化活性组分易流失等缺点。目前炼厂使用此方法的其经济效益都不是很好,要想大规模的应用催化法脱硫技术,尚需克服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2、半干法工艺过程
半干法工艺是利用含有石灰(氧化钙)的干燥剂或干燥的消石灰(氢氧化钙)吸收的,这两种吸收剂都可使用,也可以使用含适当碱性的飞灰。
任何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关键的控制参数都是反应区内,即反应器及其后的除尘器内的烟气温度。在相对湿度为40至50时,消石灰活性增强,能够非常有效地吸收。烟气的相对湿度是利用给烟气内喷水的方法提高的。在传统的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中,水和石灰是以浆液的状态(不论是否循环)注入烟气的,但水分布在粉料微粒的表面,水在其中的含量仅占百分之几。这样,吸收剂的循环量比传统干法烟气脱硫要高得多。即,用于蒸发的表面积非常大。进入烟气的粉料的干燥时间非常短,所以它可以采用比传统喷雾干燥技术小得多的反应器。提高了烟气的相对湿度,足以在典型的干法脱硫操作温度或高于饱和温度10℃~20℃(实践中这一温度范围是65℃~75℃)石灰吸收剂。
4、脱硫系统设备存在问题,一是脱硫塔填料选择不当,脱硫塔气液分布器、再分布器及除沫器结构不合理或安装出现偏差。
5、操作和管理不到位.操作中脱硫液温度过高,一般温度控制在38-42℃为宜,超过45℃则气泡易碎,单质硫浮选不好,生成副盐多,一般副盐三项(Na2S2O3\Na2SO4\NaCNS)之总和应小于250g/L。副反应增多,易析出结晶,形成盐堵。
6、催化剂选用不当,劣质催化剂价格虽较低,但在应用过程中,在塔内析出的单质硫不能及时随溶液带出去,时间久了,形成堵塔,严重时影响生产。
除尘布袋收集的粉尘经星形卸灰阀、螺旋运送仪、打包,由轿车外运。壳体旋风除尘器流型计划,能起有些旋风作用,减轻滤袋负荷。填充式过滤床过滤填充式过滤床便是在网孔滚筒、平板等部件上包覆泡沫塑料、非织造布、长毛绒等多孔性过滤材料。
脱硫除尘设备
有机硫在较低温度下开始从煤中析出分解,在氧化性气氛下,终全部形成SO2。在还原性气氛下,有机硫会转化为H2S和 COS, 如果再遇到O2就又形成SO2,如,2H2S + O2 --- SO2 +2H2O。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当它与一冷面相接触时,如果冷面的温度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相等或更低时,水蒸气就会部分地凝结在冷面上,这就是所谓“结露”现象。开始结露的温度称为。通常,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高于大气,也较高,大约在50℃以下。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