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脱硫工艺的不同,结合脱硫副产物处理现状,分析其处理与处置方法,为脱硫工艺选择及副产物处理提供参考。
1 典型脱硫工艺及副产物
1. 1 脱硫方法
脱硫方法可以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湿法脱硫在日本占98%、美国占92%、德国占90%、中国占91%,世界平均占85%。大型燃煤机组大多采用湿法脱硫[3]。我国当前燃煤发电在整个发电行业内占比超过70%,绝大多数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修订草案) 》的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制度。产生工业固废的单位必须提供固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以及减少固废产生、促进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一旦实施,将极大动脱硫副产物的处理。海水法脱硫 由于海水的pH 值为7. 8 ~ 8. 3,呈微碱性,是一种碱性吸收剂。仅适用于较低SO2含量的烟气脱硫,且海水的地域限制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脱硫副产物,经过曝气补充的氧气将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以降低吸收液的COD,吸收液经循环冷却水稀释后排回大海。
4、脱硫系统设备存在问题,一是脱硫塔填料选择不当,脱硫塔气液分布器、再分布器及除沫器结构不合理或安装出现偏差。
5、操作和管理不到位.操作中脱硫液温度过高,一般温度控制在38-42℃为宜,超过45℃则气泡易碎,单质硫浮选不好,生成副盐多,一般副盐三项(Na2S2O3\Na2SO4\NaCNS)之总和应小于250g/L。副反应增多,易析出结晶,形成盐堵。
6、催化剂选用不当,劣质催化剂价格虽较低,但在应用过程中,在塔内析出的单质硫不能及时随溶液带出去,时间久了,形成堵塔,严重时影响生产。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