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置换目的:
为防止氨空气混和后发生事故,需将系统中空气用惰性气体氮气置换至安全水平, 使其浓度降至其事故浓度15.7%(体积浓度15.7%=V氨/V总)以下。
高浓度的氨对人体具有危害,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及肺充血、出血等。因此,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置换,将氨浓 度降至30ppm(体积浓度为百万分之30=V氨/V)以下,以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氨系统初次投运或检修后投运,应将系统内空气置换为氮气,目标是使氨系统内氧 气浓度低于3%
氮气置换方案:
(1)油罐清洗合格后,将其人孔盖上出油管末端的底阀拆除后,连同人孔盖加垫固定在油罐人孔上,出油管端部安装一个DN50的阀门1,此管口作为置换放空管;在同罐的另一管上安装盲板,盲板安装前需焊制与氮气瓶的输气管连接的管道2
(2)打开阀门1,氮气管道与管道2连接,打开氮气瓶的控制开关和阀门3,缓缓罐注入氮气,持续吹扫30分钟,吹扫压力控制在0. 03-0.8MPa。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并明确各自职责。
(3)、关闭阀门1,继续向油罐充气,冲压至0. 03MPa,停止充气,打开阀门1排气至常压。重复本操作3次。
(4)当置换放空管口处置换出的氧含量检测值小于17%,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值0%L为
合格,每间隔5min连续3次取样分析,均达到此指标为置换合格。
(5)关闭阀门1,继续向油罐充氮气,填充时要时刻观察压力表变化,全部置换后,
]应大于0.00WPa (0.0OKPa)、不高于0.035MPa (35KPa)。停止置换后,压力保持30分钟不降ya为合格。
3置换技术要求
1)置换氮气过程中,管道内气体流速不得大于5m/s。
2)置换管道末端应配备气体含量检测设备:用氮气置换空气时,当置换管道末端放空管口处置换气体中的氧气浓度小于2%,每间隔1分钟连续三次取样分析,均达到此标准为置换合格。
1)置换开始后,负责向设备及管道内充入氮气,并打开放空口阀门;管道严密性试验时检测设备法兰处是否有泄露,如有泄漏及时处理。
2)管道严密性试验时,实时监控压力表的压力值,当压力达到试压要求时,立即停止注氮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3)置换前一天,按方案要求打开置换段管道阀门,关闭所有预留管道阀门、排污阀、放空阀和线路分支阀。并打开主放散点控制阀。
4)置换当天再次检测阀门开启状态。并在各放散点安排一名阀门操作人员。
5)在置换时负责阀门的状态的维护,以防其他人员随意开启关闭阀门。并按领导小组的指令和置换流程开启关闭相关阀门。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