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荧光增白剂的分类与要求
根据荧光增白剂在液相中的存在形式,液体荧光增白剂又可分为均匀的溶液和稳定的分散液两种。有的资料中将均匀的荧光增白剂溶液称为“液体”单独列为--种剂型;将稳定的分散液列为一种剂型。
液体荧光增白剂加工时,为了保证其在15~40^C的温度变化范围内长时间贮存不变质或不沉淀,一般要选择合适的扩散剂、增溶剂、乳化剂、增稠剂(保护胶体)、防冻剂、防腐剂以及某些必要的溶剂等。
根据上述液体荧光增白剂的特点,为便于运输、使用和贮存,在制备液体产品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较长时间的贮存稳定性,并能在较大的温差下贮存。
(2) 粘度尽可能低,便于计量,可以倾倒,可以泵抽。
(3) 浓度尽可能高,以降低运输成本。
(4) pH接近中性。
(5) 易于溶解或分散。
荧光增白剂的概念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自然界拥有的色彩以及人类发明和合成的各种染料、颜料,将人类生活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而在众多的色彩中,白色则是为常见的色泽,可谓无处不见,尤其在纺织品领域,白色更是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白色的纺织品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增加环境整洁、优雅、舒适的感觉,更可以用于服饰,体现纯洁、潇洒的风貌。然而这种白色在多年以前是依靠传统的漂白、上蓝获得,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陈旧感,荧光增白剂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陈旧感,使白色产品“白上加白”。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是光学上的补色作用,利用其处理过的白色或浅色基质可增白、增亮或增艳,所以荧光增白剂又称为光学增白剂,还有的称其为上光剂、光亮剂、白色的荧光染料等
荧光增白剂的用量
荧光增白剂的用量常用其对于塑料质量的百分数表示。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的用量与其化学构造、分散度以及塑料配方中的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的性质有关。荧光增白剂的用量普通为0.05%~0.1%(对塑料重),关于超白种类,用量可达0.5%(对塑料重)或更多;关于通明塑料,其用量则为上述用量的1/100~1/10。适宜的用量应经过小样实验来确定,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准绳,并不是在什么状况下荧光增白剂的用量越多增白效果越好,而是有一定的浓度极限,超越某一极限值,不但没有增白效果,甚至还会呈现发黄景象。过高的荧光增白剂用量还会惹起不相溶,发作迁移景象,抗老化功能降高等。
荧光增白剂不仅用于纸制品
荧光水性涂料增白剂报价本质上是一种荧光染料,可以修正材质中的微黄色,从而使相关产品显得更白净、鲜艳。在世界范围内,荧光增白剂包含近400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应用于造纸、洗涤剂、塑料、涂料、油墨、皮革等生产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纸制品。
荧光水性涂料增白剂报价种类繁多,在常见品种中,一般按照化学结构将其分为五大类。国内某品牌洗衣液曾被披露含有“有害物荧光增白剂”,一度引来关注。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邀请了国内从事毒理学、医学、荧光增白剂、洗涤用品、纺织、染料等方面研究的对荧光增白剂进行了解读,认为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安全,是洗涤产品中的功能性助剂。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