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弥勒的梵文Maitreya是常见婆罗门姓氏,字根源自梵文Maitrī,意为慈爱。唐朝玄奘到印度求学时,见到梵文原本,所以译为梅呾利耶。但在玄奘之前,后汉及三国时期的早期译经家,见到的佛经是由辗转得到,吐火罗文的Metrak,故译为弥勒。弥勒佛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早在西秦(4—5世纪)时期,中国水墨弥勒佛组图(张砚钧作)(15张) 甘肃炳灵寺石窟已有弥勒佛像的绘制。早期的弥勒佛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绘制、雕塑的。形象有菩萨和佛两大类。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后以左脚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此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云冈石窟第十三窟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佛坐像,像高13米,为早期的石窟弥勒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弥勒菩萨,佛典中又常称为慈氏菩萨、阿逸多菩萨,被大乘唯识学派(法相宗)奉为宗祖。唐初的三藏法师玄奘,历经辛苦、不远万里赴印度求取真经,主要目标就是弥勒菩萨讲述的《瑜伽师地论》。
菩萨姓“弥勒”,名“阿逸多”,现居欲界第四天“兜率天”(注1)内院,一般通称为“弥勒菩萨”。菩萨被授记为释迦摩尼佛的继任者,56亿年或840万年后,将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娑婆世界”(注2)降生,故也常被尊称为“弥勒佛”。
大型坐式铜雕弥勒佛雕塑
根据《佛说弥勒下生经》(鸠摩罗什译为《弥勒大经》)记载,弥勒下生之时,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会变得环境优美,四海大同,国土富盛,五谷丰登,自然祥和,社会安宁。那时的人民,相貌美若天仙,寿命长达八万余岁,无病无灾,福乐安康……
这就是说,弥勒代表着美好的希望,是圆满幸福的象征,他从兜率陀天下生,将给人间带来一片净土——一个的理想世界。在古代中国,随着的弘传,西晋时期弥勒经典的翻译,弥勒净土信仰十分流行,“弥勒出现,国土丰乐”的观念深入人心。不但下层劳苦大众,对弥勒净土***神往,强烈期盼,就连道安、玄奘这样的一代宗师,也都一心向往弥勒内院,祈求往生兜率陀天。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