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特点:
1、 规格全Φ300mm-Φ600mm。
2、 强度高,生产速度快:采用压蒸养护,1天可成型下线,且C80混凝土强度比普通预制桩高2-4倍。
3、 品质稳定:工厂化生产,品管可相对完善。
4、 施工简便:成品运到工地可直接沉桩,施工速度快。
5、 造价低:在管桩的合理使用范围内,与其它主流桩型的经济对比具有明显优势。
管桩施工质量控制
1、管桩质量
必须对进场管桩进行外观检查,尺寸偏差和抗裂性检验,管桩是否有明显的纵向、横向裂缝、端部平面是否倾斜、外径壁厚、桩身弯曲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管桩出厂时应附带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
2、建立质量管理网络
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责任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方案具有针对性,措施合理,施工流程清楚。
3、定期检查静压管桩机传感设备是否完好
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打桩机的配重质量好,保证桩机配重与管桩的设计承载力相适应。
4、垂直度
压管现场必须配备测量仪器,用2台经纬仪、夹角90°方向进行桩位监测,发现管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及时校正。
5、沉桩过程
沉桩过程中碰到地下硬土层或大石块时,此时静压桩机沉桩压力表读数会突然增大,进桩速度明显减慢或无法进桩,不能用力过猛,因管桩的抗弯能力较差容易折断,抬架时要轻抬轻放,否则会发生桩身开裂破坏。
管桩是以终贯入度和终桩长作为施工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终贯入度控制为主,结合以终桩长控制参数,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终控制要求。
⑴产生原因
1)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对持力层起伏标高不明,至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长有误。
2)勘探工作是以点带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如大块石头、混凝土块等。
3)以新近代砂层为持力层时或穿越较厚的砂夹层,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同一层土的强度差异很大,桩沉入到该层时,进入持力层较深才能达到贯入度或容易穿越砂夹层,但群桩施工时,砂层越挤越密,后会有沉不下的现象。
⑵防治措施
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
2)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