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桩身断裂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无特殊变化时,桩身出现回弹现
象,即可能桩身发生断裂。因为桩身出现较大弯曲,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桩身无法承受抗弯影响,桩身在压应力大于混凝土抗压
强度时,桩身强度不足混凝土发生破碎,或管桩在堆放、运输过程中管桩产生裂纹或断裂,管桩本身存在
质量问题。可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上部荷载、结构部位、施工方法等分析断桩产生原因,采取补打桩方法补救。
管桩的使用标准
管桩吊运
管桩出厂前应做出厂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 管桩在吊运过程中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单节管桩可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管桩运至施工现场时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决不能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管桩。
管桩堆放
管桩堆放场地应选择平整坚实的地方,堆放时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外径为500wn的管桩不超过4层,外径为400mm的管桩不超过5层。
叠层堆放管桩时,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底层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
垫木选用耐压的长木枋或枕木,不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
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管桩待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一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要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不宜少于8min;决不能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人员研究处理:
应尽量避免使用锤击式沉桩
特别是路基填土高度大于5米的路段,要求必须使用液压式静压机。由于锤击式打桩机落锤时瞬间的冲击力较大,会对原有高填方段路基带来一定的振动影响,破坏原有路基的稳定,特别是路基含水量较大时,连续多次的冲击振动影响会使路基土发生液化,同时受到路面荷载的作用使路基产生滑动面,造成原有路基及路面的开裂,严重时会造成原有路基的滑坡。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