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细节处理
管桩的接桩采用桩端板焊接法焊条的选用规定
1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的桩身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m-1.0m;
2 接桩前应先将下节桩的接头处清理干净,设置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的正确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长的0.1%;
3 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4 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持证上岗的焊工对称进行;
5拼接处坡口槽电焊应分三层对称进行,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连续饱满,其外观质量应符合二级焊缝的要求;
6 施焊完成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连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锤击法沉桩时不应少于l5min,静压法沉桩时不应少于10min,不得用水冷却和焊好即沉;当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其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少于5 min。
打桩的质量控制。
打桩时。应用导板夹具或桩箍将桩嵌固在桩架两导柱中,桩位置及垂直度经校正后,方可将锤连同桩帽压在桩顶,开始沉桩。桩锤、桩帽与桩身中心线要一致,桩顶不平,应用厚纸板垫平或用环氧树脂砂浆补抹平整。
开始沉桩应起锤轻压并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一致,方可转入正常。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打桩应用适合桩头尺寸的桩帽和弹性垫层,以缓和打桩的冲击。桩帽用钢板制成,并用硬木或绳垫承托。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桩帽与桩接触表面需平整,桩锤、桩帽与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沉桩产生偏移。当桩顶标高较低,需送桩人土时.应用钢制送桩放于桩头上.锤击送桩将桩送人土中。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打桩时若遇条石、块石等地下障碍物.宜采用引孔解决。
桩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和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两者都是广泛运用于土质软弱且埋藏较厚的地基中,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小、耗材少等特点,可以有效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
△ 预制桩和灌注桩的现场施工
两种桩型各具特点,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不同,桩与土的作用机理也不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文将对这两种桩型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从而确定是选择预应力管桩还是钻孔灌注桩。
△ 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掺加减水剂、高速离心蒸汽养护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 孔灌注桩是在工程现场通过利用钻孔机具在土中钻进,边破碎土体边出土渣而成孔,然后在桩孔内放置钢筋骨架,再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
本文从桩的作用机理、建设条件、施工工艺、建设成本等角度对预应力管桩与钻孔灌注桩的对比分析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