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单桩承载力,确定管桩施工合理的终压值和贯入度。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法、振动法及静力压桩法等,以锤击法应用普遍。锤击法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如下:
承包单位的选择。
一是承包单位应具有承建资格;二是承包单位的现场人员应具有技术资格证和上岗证;三是承包单位进驻现场的施工机械、压桩机、桩锤应符合现场的土质、桩径、桩深的要求,所有机械应具有有效的检验证明。
管桩进场的检查及堆放。
管桩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对桩身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管桩堆放不得超过4层,应堆放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上,并采取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
终止打桩的质量控制。
终止值由设计确定,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人度可作参考;当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风化岩时,以贯人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可作参考。当贯人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人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加以确认。
打桩过程的资料控制。
打桩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种作业时间.每打人0.5~lm的锤击数、桩位置的偏斜、后10击的平均贯人度和后lm的锤击数等。桩位要随打随记录,预防错打、漏打,同时应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观测、监护,并及时做好记录。要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汇总工作,遇到异常现象及时通知有关方面共同解决现场问题。
由于预应力管桩具有桩身强度高、承载力大、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因而在广东沿海地区应用较多,该桩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设计图纸差错、工程周边环境限制以及地质条件变化等因素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监理工程师在锤击、静压预应力砼管桩施工监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审图
检查桩位布置图、基础平面图和柱平面布置图之间的轴线、位置、尺寸是否一致,检查桩中心、承台中心和柱中心是否重合,检查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轴线、位置、尺寸是否相符,检查结构与建筑的轴线、位置和尺寸是否相符,检查锤击、静压预应力砼管桩的施工要求及说明是否清楚和完整等, 若存在差错和矛盾在图纸会审时提交设计人员解决, 同时还应提出若在施打、施压过程中出现断桩该如何补桩以及桩入土深度过浅,桩的有效长度少于设计短长度该如何处理, 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修改而影响工程进度。
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⑴产生原因
1)桩基础密集,土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浮起。
2)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⑵防治措施
1)采用“植桩法”(先钻孔,钻透硬夹层,将桩插入孔内,打至设计要求)以减少土的挤密及孔隙水压力的上升。
2)采用开口型桩尖,让部分土体进入桩空腔内,减少土体挤密;同时采用“跳打法”施工,控制每桩根数,同一区域内不宜超过12根桩。
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4)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应在两周左右。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