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细节处理
管桩的接桩采用桩端板焊接法焊条的选用规定
1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的桩身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m-1.0m;
2 接桩前应先将下节桩的接头处清理干净,设置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的正确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长的0.1%;
3 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4 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持证上岗的焊工对称进行;
5拼接处坡口槽电焊应分三层对称进行,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连续饱满,其外观质量应符合二级焊缝的要求;
6 施焊完成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连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锤击法沉桩时不应少于l5min,静压法沉桩时不应少于10min,不得用水冷却和焊好即沉;当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其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少于5 min。
打桩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复核桩位的轴线、标高准确性:检查打桩机的型号、压力表、配重;检查机械操作的工作环境、供电情况等。正式打桩前,应组织施_T、监理、设计、地质、质监等有关人员在施工现场共同进行工艺试桩,确定贯入度、持力层的强度、桩的承载力、收锤标准等重要参数。
确定压桩顺序。
对群桩承台应考虑压桩时的挤土效应.不同深度的桩基应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同一单体建筑,一般要求先施压场地中央的桩,后施压周边桩,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压。
管桩分类
管桩按外径分为300,350,400,450,50,550,600,800,1000mm等规格,实际生产的管径以300,400,500,600mm为主。目前以直径400,600mm外径为主,管桩全是工厂化生产,常用节长8-12m。
管桩按桩身抗裂弯矩的大小分为A型、AB型和B型。A型的有效预应力约为3.5-4.2MPa,AB型为5.0MPa,B型约为5.5-6.0MPa,一般管桩有4-5MPa的有效预应力,打桩时桩身混凝土可有效地抵抗仃桩拉应力,所以,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选用我国规定的A或AB型的管桩就可以。每节管桩都有出厂标记,表示在管桩表面距端头1.0m左右的地方。
桩身断裂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
⑴产生原因
1)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3)稳桩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移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
4)两节以上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
5)制作桩的砼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
⑵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钻探了解。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