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中产生异味的原因
冷库中产生异味的原因:所谓异味,即冷库中的烹饪原料及食物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通过物理化学的变化,产生一种不正常的气味,天长日久,这种气味就粘附于冷库的墙壁、顶棚以及设备和工具上。 冷库中产生异味,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冷库在未进食品前就有一种异味存在。
入冷库前食品就有变质现象,如变质的蛋、肉、鱼等。 存放过鱼的冷库,未经清洗即存放肉、蛋或水果蔬菜等食品,致使气味而变质。 冷库通风不畅,温、湿度过大,致使霉菌大量繁殖,产生霉气味。
2、冷库制冷管道的泄漏,制冷剂(氨)侵蚀到食品中导致异味产生。
冷库中温度不下降,致使肉品变质腐坏产生味。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鲜肉未冻结、冻透即转库贮藏。 不同气味的食品存在一个冷库库房内防止冷库异味产生的方法 入冷库冷藏的食品,必须经过检验,没有变质的方可入库存放。
3、冷库库房在进货前不得有异味存在。
若有异味,必须经过技术处理,排除异味后方可使用。 平常要加强冷藏设备的维护,严禁倒堆卸货,防止因此砸坏管路,造成制冷剂外泄。 食品在冷加工过程中,必须使冷库库房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得将冻制食品进行转库或存放。若冷库库房温度降不下来,应查找原因,待排除后再行食品加工。 冷库内不得混合存放互相的食品。
冷库制冷设备运转节能措施
冷库制冷设备运转节能措施
1、加强冷库制冷设备运转管理,建立冷库制冷设备用电管理和单耗统计制度。便于考核的用电量和材料消耗定额,增加必要的计量仪表和器具,开展节能和技术改造工作,从制度上把节能工作巩固下来。
2、正确操作与维护冷库制冷设备:
2.1、正确控制和调节系统供液量,并避免压缩机吸气过湿和过热现象的产生。
2.2、合理选择压缩机运转台数,使其冷库制冷能力与系统的热负荷相匹配。
2.3、根据工艺要求和外界气温变化,适当调节冷风机和水泵的运转台数。
2.4、定期放油,放空气,除霜和清除水垢,保持设备良好的传热效果,避免冷凝压力过高和蒸发压力过低。
3、尽可能地改善冷库制冷设备的工作条件:
3.1、改善水质,减缓结垢,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果,降低冷凝温度。
3.2、冷库制冷设备电动机负载率在0.4以下时,可将电动机由△改为Y接法,以提高功率因素,并要求△和Y接法能自动切换。
4、尽量采用自动控制操作代替手动操作,可以实现冷库制冷设备系统在蕞佳工况下运转,这样可以节电10-15%。
?冷库制冷设备系统运转情况经济分析
冷库制冷设备产冷量多少,与系统运转工况有直接关系,对于同一台结构,转速,冷库制冷剂种类均已确定的压缩机,由于运转工况改变,操作管理不同,其产冷量和耗能也随着变化。
1、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单位产冷量耗能增加。当增琺温度每降低1℃,则要多耗电3%—4%。因此尽可能缩小蒸发温差,提高蒸发温度,不但节约电耗,还可以提高冷间的相对湿度。
2、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单位产冷量的耗能增加。冷凝温度在25—40℃之间,每升高1℃,增加耗电量3.2%左右。
3、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表面覆有油层时,会引起冷凝温度升高,蒸发温度降低,导致产冷量减少和耗电量增加。冷凝器内表面上积有0.1mm厚油层时,将使压缩机产冷量下降16.6%,耗电量增加12.4%;蒸发器内表面上积油0.1mm厚油层时,为了保持已定的低温要求,蒸发温度就下降2.5℃,耗电量增加9.7%。
4、当空气聚集在冷凝器内时,会引起冷凝压力升高,不凝结气体分压力达到1.96×105Pa时,压缩机耗电量要增加18%。
5、当冷凝器的管壁结水垢达到1.5mm时,冷凝温度比结垢前的温度上升2.8℃,耗电量增加9.7%。
6、蒸发器表面覆盖一层霜层,使其传热系数减小,尤其是翅片管外表面结霜时,不但增加了传热热阻,而且使翅片见的空气流动困难,减少外表的传热系数和散热面积。当室内温度低于0℃以下,蒸发器管组两侧温差为10℃时,蒸发器工作一个月后,其传热系数大约是结霜前70%左右。
7、压缩机吸入的气体允许一定的过热度,但过热度太大,吸入气体的比容增加,其产冷量降低,相对耗电量增加。
8、压缩机来霜,迅速关小吸气阀,急剧地降低产冷量,相对增加耗电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做好冷库制冷设备运转管理,是提高冷库制冷设备系统经济效益的总要一环。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