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强夯施工技术将该路基处治方法如下:
情况:该路段平均填土厚度为11m左右,路基下淤泥质粘土性质较差,厚度大而不均,如果不进行特殊处理,路基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如下:
方法1、 对于路基段采用强夯置换和强夯挤淤加密处治;
方法2、 桥台、边坡和台后减震带采用粉喷桩处治;
方法3、 对不稳定段设置加宽部分,其处理范围为1:2.0路基抛石坡角以内4米至坡角以外2米;
方法4、 单击夯击能根据不同的处理深度确定不同的单击夯击能。单击夯击能不应小于3000kn.m;
方法5、 强夯处理需要对要求处理范围内的淤泥进行置换,夯击后的抛石层要达到中密至密实状态,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80kpa;
路基强夯施工技术的施工知识点介绍:
知识一、夯坑回填
点夯完成后,推土机将夯坑周围土推至夯坑内,使夯坑内的土体高于坑周围土体约5-10mm,然后用重型震动压实设备,在下雨之前将坑内土体震动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以方便下一步施工。
知识二、满夯施工
满夯施工时,不再进行夯点布置和夯沉量观测,仅控制夯击数,夯锤落距和夯印搭接情况。
知识三、夯后检测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进行检测,对于碎石土和砂性土地基,其间隔时间为1-2周,低饱和度粘性土和粉质土地基可取3-4周。结合本工程实际,强夯施工时结束15天后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报业主验收。
路基强夯施工技术质量的检测。
为实现地基强夯加固质量的多道瞬态瑞雷波CT三维连续扫描成像检测,在南水北调工程漳古段SG3标段中选择适当的场地进行现场瑞雷波方法试验检测。所选的试验场地位于里程桩号(75+100) ~(75+155+155)区段范围。 该段工程场地士层主要为Q壤土(局部夹黏士)、砂壤土,地表至深度4.3~9.5m具有湿陷性,自重湿陷系数0~0.05,湿陷系数0~0.108,具有轻微至强湿陷性。渠道中部挖除后,该段场地自重湿陷量0~48mm,湿陷量51~635mm,属于I (轻微)级~Ⅱ(中等)级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性土主要分布于地表至深度4.5~6.5m。为消除地基土体的湿陷性,对地基进行了强夯加固处理。
强夯工程的知识点分析介绍
强夯工程一般是选用大吨位夯锤,不少于80t,起重东西宜选用15t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许其他的其间设备,起重才干应该大于夯锤分量的1.5倍。强夯机适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人工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夯后地基强度可行进2~5倍,紧缩性可下降2~10倍。
强夯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对于突发的问题及时给与正确的分析处理、施工的过程中要聘请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并且相关的数据和情况的记录,实现整个环节的有效监督和操控,确保施工的有效开展。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