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注意事项
1. 小宫设备和实验程序与大鼠类似,但迷宫规格应比大宫小,以免增加小鼠行为操作难度。
2. 本实验也可只用来测定工作记忆。方法中不同的是,在所有臂均放置食粒,而不是只选4个臂放置食粒。
3. 慢性应激对动物的迷宫操作可产生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经过慢性应激以后,雄性大鼠记忆力减弱,表现为记忆错误频率增加;雄性大鼠的空间记忆反而增强,表现为错误频率减少。
4. 即使在限制进食条件下,也应让大鼠体重每周增加5g,以免动物因营养不良而患病。剔除身体状态不良的动物。
5. 迷宫周围的任何一件物品均可被动物用来作为空间定为的标志。去除或移动这些标志可能使动物操作困难并降低迷宫臂选择的准确性。
因 SP 是单只大鼠进行实验且在实验中大鼠的活动空间受限,故有学者认为以上的临床与实验室表现可能与大鼠的群体隔离或活动空间受限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实验前群体饲养的动物当与群体隔离后也会出现攻击行为增加,血浆中 CORT 增加,功能抑制等表现。大鼠活动空间受限也可引起血浆中 CORT 的水平的增加,这些结果与单平台睡眠剥夺实验中见到的类似,为克服SP 中大鼠与群体分离及活动空间受限的缺点,在 SP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多平台睡眠剥夺法。
1.2多平台睡眠剥夺法
M P法于1981年先应用在大鼠睡眠剥夺实验中,在 M P中为扩展大鼠的活动空间将台由 SP 中的 1 个增加至 7 个,仍将1只大鼠放在台间进行睡眠剥夺试验,因大鼠可以在 7个台间自由活动,故活动范围较 SP 中有明显增大。经实验比较,在M P中反映应激增强的一些指标,如上腺重量增加和胸腺重量减少仍然存在,甚至在大鼠血液中 ACTH %CORT 的增加及上腺重量的增加较SP的更高,提示 M P较SP有更强的应激性!考虑到大鼠为群居动物,单只大鼠实验易导致与所在群体的隔离。为克服群体隔离所带来的应激反应,有学者将 M P 法进一步改良发展为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
2强迫运动睡眠剥夺法
此类睡眠剥夺方法形式多样,在脑电监护情况下可行全部的睡眠剥夺和选择性的睡眠剥夺。其共同特点是通过动力装置迫使大鼠不停地运动,从而达到睡眠剥夺的目的。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睡眠剥夺效果明显,睡眠剥夺的时间及强度易于掌握,重复性好,无须实验人员随时观察实验情况,减轻了实验人员工作强度。缺点是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可能干扰睡眠剥夺的实验结果,现选取其中两种有代表意义的方法介绍如下
2.1水平转盘睡眠剥夺法
此方法应用广泛,于 1983 年先应用在睡眠剥夺实验中,实验装置由一个电脑控制台、一个水平转盘及两个开放的长方形有机玻璃缸组成,转盘直径为 46 cm,在电脑控制下可以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随机水平转动! 两只有机玻璃缸的尺寸均为长60 cm ,宽20.5 cm,高 60 cm 。在距离缸底 5 cm 处的缸侧壁开有一条缝隙,使转盘的一半能分别从缝隙伸入两只玻璃缸中并能随意转动。缸底留置水约 2 cm 深,转盘离水面约3 cm 实验前1周将睡眠剥夺大鼠头颈部植入微电极' 并将微电极与电脑控制台相连,将大鼠放在转盘上适应环境1周,每天约1 h让大鼠习惯在转盘上活动,进水,进食等。实验时将实验组的大鼠及对照组的大鼠分别置于两只缸中的转盘上,当电脑通过微电极监测到实验组大鼠进入慢波或快波睡眠的脑电信号后,立即发出指令使转盘转动 6 s(6 s内转动 1/3 圈),当大鼠被转到玻璃缸壁时,因被玻璃缸壁挡住而可能掉入水中,每次在实验组睡眠剥夺大鼠进入睡眠时转盘即转动 6 s,方向随机,转盘转动时两只大鼠均被动地随着转盘移动。此方法一次只剥夺一只大鼠睡眠,当实验组的睡眠剥夺大鼠在活动、进水、进食时转盘并不转动而此时对照组的大鼠则可趁机睡觉以弥补被剥夺的睡眠。此方法中睡眠剥夺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条件极其相似,因而可减少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所致的应激反应。
一、实验材料
LPS(Sigma公司)
SD大鼠(6周龄)
二、实验方法
SD大鼠用10%水合氯醛,仰卧固定于操作台,使用手术剪剪开颈部皮肤,暴露气管,将LPS(1mg/kg)注入气管,饲养三周。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