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自发性动物模型(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疾病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如无胸腺裸鼠、肌肉萎缩症小鼠、小鼠、大鼠、大鼠、无脾小鼠和兔等。它们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动物模型。近交系的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不同,其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易行性和经济性
在动物模型时,所采用的方法应尽量做到容易执行和合乎经济原则。灵长类动物与人近似,的疾病模型相似性好,但稀少昂贵,即使猕猴也不可多得,更不用说猩猩、长臂猿。幸好很多小动物如大小鼠、地鼠、豚鼠等也可以出十分近似的人类疾病模型。它们容易作到遗传背景明确,体内微生物可加控制、模型性显著且稳定,年龄、性别、体重等可任意选择,而且价谦易得、便于饲养管理,因此可尽量采用。除非不得已或一些特殊疾病(如痢疾、脊髓灰白质炎等)研究需要外,尽量不用灵长类动物。除了在动物选择上要考虑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外,而且在模型的方法上、指标的观察上也都要注意这一原则。
根据GB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 安全通用要求,动物实验室的 生物 安全要点: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应参照BSL1-4实验室的要求,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物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害的防护。应特别注意对动物源性气溶胶的防护,例如对动物的剖检应在负压剖检台上进行。
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适当防护水平的、***于动物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 生物安全柜 、动物饲养设施、动物实验设施、消毒设施和清洗设施等。
实验室建筑应确保实验动物不能逃逸,非实验室动物(如野鼠、昆虫等)不能进入。实验室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等)应符合所用动物的需要。
动物实验室空气不应循环。动物源气溶胶应经适当的过滤/消毒后排出,不能进入室内循环。
如动物需要饮用无菌水,供水系统应可安全消毒。
动物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照度、噪声、洁净度等饲养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