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思考多方面加强生活安全
首先,是硬件方面。
其一,“智慧社区”的先期建设本身即需要大量资金,即便是由智慧社区全额投资,在投入使用后,其日常运行维护的成本也相当高昂,这些成本又由谁来承担,长此以往,是否能够承担得起。
其二,智慧社区的日常管理和运行,是否要由专人负责,社区是否要设置专门的岗位和职数来加以保障,对于社区来说,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三,过去在做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都不太好用,用户安全也是,智慧社区现在公众对这个隐私的认知越来越严格,大家都想保护自己的隐私。
人脸识别门禁是一种结合生物识别技术而研究出来的门禁系统,可以不接触设备就能人脸识别打开门禁系统,相对于老式的门禁系统更加便捷。
智慧社区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首先从智慧城市的大方向说开,我国从2012年就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而发展到当下,已经是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超过300个。
目前的变革就在于社区公共智能硬件与家庭安全硬件(智能家居)。而这些领域技术均得到突破,比如现在手机开门技术、远程可视对讲、人脸识别、系统集成等。
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早就已经在积极建设智慧社区,打造属于自己的智慧社区平台,目前各个物业管理公司都在开足马力,在各地圈地。万科、绿城、碧桂园、恒大等房地产公司围绕自己开发的楼盘建设。可实际上,各大房地产商占据的份额不到18%,更多的份额掌握在中小型的物业公司手中,这部分联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各地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均在发力。据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智慧小区建设将启动,共有12家小区入选首批北京市智慧小区工程建设单位。顶秀青溪家园已经落地物业设备管理功能,实现智慧物管;康宏瑞普小区已经实施立体车库功能,解决小区停车难题;石园北区小区已经落实智慧养老功能,为老旧小区解决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
智能社区的评估创造的指标
智能社区”的评估创造的指标
1、宽带基础建设:在宽带经济时代,一个社区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社区宽带进入互联网的速度。真正的智能社区不会把所有的宽带建设假手于私营的营运商,而是制定的公共政策,通过立法、奖励措施等完善网络建设,提供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以宽带服务。
2、知识劳动力:智能社区要能够培养出一批能从事知识型工作的劳动者,这不仅意味着当地大学应能培育出更多的科学和工程学的毕业生,更要求这些劳动者应遍布工厂线、研究实验室等各行各业。
3、创新:智能社区寻求产业的创新,因为这些创新的产业会增加就业和税收。智能社区通过创造一个吸引创新人才的环境,以及推动能为新兴产业注入增长动力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来催生创新。
园区和传统产业园区的差别在哪里
智慧产业园区和传统产业园区的差别在哪里
1.园区安防
传统产业园: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智慧产业园:通过建立集中控制平台,对园区安防和园区消防,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照明系统等领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系统联动”、“优化运行”的目标。
2.招商平台
传统产业园: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园区运营商,入驻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发布、招商引资平台。
智慧产业园:分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管理,线上渠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线下渠道包括与房产中介公司合作,登记其相应的信息。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