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铍青铜工件加热到高温(800-815℃)并恒温2-3小时,使铍完全溶解到铜中,形成均匀的状态。
淬火:将铍铜在水中急速冷却,使铍原子来不及扩散,形成过饱和状态。
时效:使用真空热处理炉将过饱和工件加热至较低的时效温度(340正负5℃),因过饱和状态不稳定,额外的铍原子短距地扩散并析出,经保温2-3小时,析出的过量铍和铜将达到平衡,此时的机械性能明显提高。
中养学会没有制定每日膳食中铜的需要量,但制定了每日铜的“安全和适宜的摄入量”,半岁前婴儿每天需0.5~0.7毫克,半岁至1岁每天0.7~1.0毫克,1岁以上每天1.0~1.5毫克,4岁以上每天1.5~2.0毫克,7岁以上每天2.0~2.5毫克,11岁以上至青年、成年,均为每天2.0~3.0毫克。这个摄入量与美国科学研究会制定的“估计每日饮食中安全充足的铜摄取量”相当。
心脏的“卫士” 当人们将心脏病的原因单纯归咎于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时,美国科学家提醒人们:不可忽视铜元素的缺乏。铜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其中的氧化酶是构成心脏血管的基质胶原和弹性蛋白形成过程中的物质,而胶原又是将的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弹性蛋白则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之功能。因此,铜元素一旦缺乏,此类酶的合成减少,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从而给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