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方式费时又费力 60岁农民发明施肥机
近日,千阳县张家塬镇观明村60岁的农民王林科成了村里村外的名人,他设计的一套自动施肥机械经济实用,得到大家的称赞。
传统施肥费时费力 新发明省事又省钱 18日,王林科对华商报记者说,“以前都是端着盆、提着袋、弯着腰,一把一把往地里撒化肥,费时又费力,而且化肥撒得也不均匀。”经过近半年思考研究和反复试验,老王设计的自动施肥机终于安装到位。这种自动施肥机由两部分构成,上半部分为肥料漏斗,底部安装闸门,通过拉杆手动控制开关。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双重驱动,加快淘汰“变型拖拉机”和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机械,推广应用符合“国三”标准的动力装备,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下半部分由连杆轴、四片叶轮和橡胶带组成,连杆轴与旋耕机轴用橡胶带相连,依靠旋耕机轴承带动连杆轴和叶轮旋转完成施肥,施肥时只需要将肥料倒入肥料即可。
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但一辈子与土地和农机具打交道,长期以来,王林科养成了勤学好思的习惯,但凡土地里使用的农业机具,有啥功能,该咋使用,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王林科对华商报记者介绍说,一到农闲季节,自己就会热衷于农业生产机械研究,兴致勃勃地搞起小设计和小发明。去年冬季,他还设计了一种安装在手扶拖拉机上的果树***施肥机械,操作简易而安全,只需一人驾驶手扶拖拉机,另一人掌控施肥机械,两天时间就能完成80亩果园的施肥任务,省时省力又省钱。2016年,合作社对外服务面积耕地4500亩,育秧5000亩,植保4500亩,收割水稻5000亩,烘干稻谷8000亩,加工稻谷12000亩,受到了周边农民、其他种粮大户的欢迎。
施肥机能帮助使用有机肥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一年都要使用好几次,所以针对使用化学肥料已经不能满足对土地的需要,所以很多人有开始使用有机肥,有机肥的使用跟普通的肥料不一样。那么施肥机能帮助我们实现施肥的事情吗?二果园开沟施肥机如果油箱里的水分越积越多的话,会妨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我们在使用有机肥的过冲中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事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件事,有机肥虽然效果很好,但并不是的。有机肥料所含养分并不平衡,不能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时可以按要求配施化肥,并在作物生长期间配施各种叶面肥。
比较于其他的肥料,有机肥分解相对较慢,肥效较迟。虽然它的营养元素含量全,但含量较低,在土壤中分解较慢。因此***建议,把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二者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一般来讲,在使用有机肥之前,经过发酵处理。由于许多有机肥料带有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这些不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长,所以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施用。
后一点是有机肥的使用注意事项。腐熟的有机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若与碱性肥料混合,会造成氨的挥发,降低有机肥养分含量,从而导致营养失衡。同时生物有机肥含有较多的有机物,不宜与硝态氨肥混用。
在整个的施肥过冲中我们可以使用施肥机来帮助我们事项烦劳的工作,如果你对施肥机的使用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我们公司的网站上来咨询。
湖北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服务现代农业建设 (上)
国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和动力来看,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截至2016年底,湖北省农机装备总量突破46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18%。机器无力、启动困难、散热效果差、动力不足等,是典型的保养不够造成的故障。当前,湖北省农机化发展正处于中级阶段向阶段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机化装备、技术、人才、政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步显现,亟须以更明确的思路、更丰富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加快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突出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农机装备供给水平
(一)强化供需对接。坚持供需两端发力,通过搭建农机产品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引导农机生产者和使用者加强联系,引导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挖掘农机化发展滞后区域和领域的发展潜力,研发、生产和销售广大农民急需适用的农机产品,强化农机化需求侧对供给侧的引导,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供给。了解了土壤的问题,你就知道如何施肥可以提升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特点了。
(二)实施科技攻关。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引导农机制造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国家智能农机装备、《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和农机农艺融合专项实施,瞄准产业急需和农民急用,实施科技攻关,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这是一次对中国农机企业品牌综合实力的年度综合测评,测评的方式方法将尽量与国际接轨。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困局。
山东牡丹推广小麦固定道分层施肥免耕播种保护性技术
今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农机部门对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高度重视,把小麦固定道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工作列为全年的农机化工作重点,采取“政策促动、资金拉动、技术推动、服务带动”等措施,积极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做到宣传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服务到位、作业***到位。“未来的农技人才可能不仅仅需要农业方面的技术和知识,还要懂管理、懂营销,才能适应市场需要。
一是以农机科技***园区为依托,组织不同形式的现场会、演示会、培训会,有效发挥农机科技***园的***、辐射、带动效应。
二是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把小麦固定道分层施肥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为全区补贴及农机科技推广工作重点,科学引导农民选好机、购好机,并优先安排购机需求,满足农机物质供应。
三是强化培训宣传。从区农机局抽出骨干力量分组包片,深入全区15个涉农乡镇办事处加强技术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三秋期间,全区上阵小麦固定道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达200余台套,实施小麦固定道分层施肥免耕播种面积突破20万亩。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