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度弧形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建成并网
弧形光伏建筑一体化(简称扬明“BIPV”)项目,昨天上午10点40分在苏州建成并网。由6.8万块单晶光伏板拼接而成,面积比“鸟巢”还大,是目前国内BIPV项目。据悉,该项目大每年可提供约485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3.8万吨。
扬明是一家集炼铁、炼钢、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钢铁企业,年用电量居常熟首位。“把光伏板融入建筑中,既达到超低排放,又能实现企业的低碳发展。”扬明有限公司外协办主任介绍,常见的屋顶光伏是铺设在屋顶之上,而“BIPV”则取代屋顶实现一物两用,不仅能发电,还可以用来遮风避雨。
据介绍,扬明“BIPV”项目面积达17.6万平方米,大跨度223.7米,大棚顶垂直高度58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光伏电池板鳞次栉比铺满楼顶,远远看去,如同一个个庞大的弧面镜。“我们希望通过推动这一项目,探索更多‘光伏+钢铁’的碳中和路径,推动钢厂绿色低碳转型,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国网常熟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顾说,项目自2021年6月启动建设,光伏装机规模为4.99万千瓦,跨越了码头、矿场、生产厂区多个地段,并且用户内部接线复杂,并网点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保障扬明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苏州供电公司主动加强对接,克服疫情影响,开辟并网验收绿色通道,通过线上方式完成图纸审查,并提供“一对一”技术支持和服务,全过程指导企业开展验收、并网、结算等工作。
随着BIPV电站的并网发电,扬明正式进入能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新模式。据袁燕透露,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世界银行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促进项目,并且计划申报大跨度弧形网架结构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吉尼斯纪录。
截至4月底,苏州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已达206.6万千瓦,占全省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约18.7%。据预测,至2025年,苏州累计光伏装机并网容量将达到450万千瓦,占本地机组比重约15%。
bipv股价高位接近腰斩,多元化布局下一盘大棋?
在BIPV方面,扬明把握入口资源。相对与常规组件,BIPV价值量更大、毛利率更高的。根据扬明公告,2022年预计与发生25亿元左右的关联交易,交易产品主要为BIPV组件,价格在2-3元/W。
扬明认为,25亿元的合同额大致对应1GW组件。预计公司22年BIPV产品出货1.5GW,假设BIPV业务净利率达18%,贡献利润约7亿元。往2024年看,根据公司100亿以上的BIPV业务收入指引,约对应16亿元净利润。
BIPV、氢能业务之外,扬明还新增了为家庭提供光储系统解决方案。2021年末,公司建设的大光伏配套储能项目并网,也标志着往大型储能电站方向的布局开始收获成果。
多元布局背后,扬明主营业务遭遇“困境”。公司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速都踩了“急刹车”,2021年净利90.86亿元,同比增长为6.24%;一季度净利26.64亿元,同比增长6.46%。此外,公司今年组件出货目标50GW,一季度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6.44GW,没有达到目标。
上游硅料成本高企导致的开工率下降,以及产品迭代导致的资产减值代价,是拖累业绩的重要原因。此外,公司董事长表示,美国海关依据暂扣令(WRO)也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主要是因为处理时间非常长,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滞港费和仓储费就有3亿多,今年一季度发往美国的货物只有200MW,大部分货物被美方质押在了港口,等待进行WRO审核。
BIPV大盘点、谁是你心中的BIPV“明珠”?
浩浩荡荡、万众瞩目的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暨论坛在内外光伏挚友的不舍中圆满落幕。近2000家国内外光伏企业,展台连开三天,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产业链企业齐聚上海,世界各地光伏友们汇集于此,共同见证光伏界的盛世联欢,那么相信大家在本次SNEC大会中必定是收获满满、且满载而归。
BIPV风口已到?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重庆、陕西等此前已发布了有关BIPV的政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太阳能应用研究中心测算,截至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可安装光伏400吉瓦,每年竣工建筑面积可安装40吉瓦,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亿元。
未来我国BIPV年均新增装机在36吉瓦左右,按照当前价格对应市场规模约为2192亿元。
由于对建学的要求,BIPV各种产品无论对玻璃的数量需求还是质量需求都远高于其他光伏产品。
BIPV技术迭代加快。
目前各大产商都已经提出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成熟BIPV战略,从开始的BAPV,渐渐发展到满足一体化需求的BIPV,到目前,通过加入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电能转换控制装置在BIPV中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以及从建学的角度,BIPV也获得了极大发展,BIPV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且进程加快,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加匹配需求的BIPV产品不断出现。
BIPV关注:光伏幕墙是未来增速较快的细分方向
光伏屋顶和光伏幕墙是光伏建筑一体化两大细分方向,其中,光伏屋顶是当下的主流形式,未来光伏幕墙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光伏屋顶是具有承重隔热防水功能、并叠加电池板形成的屋顶,并能有效提供工业厂房用电需求的绿色建筑类型。光伏幕墙则是将幕墙(比如石材幕墙、玻璃幕墙)和光伏发电功能相结合的幕墙,相较于屋顶,建筑幕墙表面积更大,能有效提高发电量。更适用于高楼大厦安装光伏发电的需求。
光伏屋顶难以满足大城市高楼大厦的用电需求,完全实现建筑物碳中和,利用建筑物外墙安装光伏产生能源是必然选择,对光伏幕墙的需求也将更加刚性。
当前光伏幕墙渗透率不足10%,未来随着建筑对光伏发电需求的增加、碳中和对建筑减排的进一步要求,光伏幕墙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光伏屋顶是当前的主流,但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光伏屋顶发电量或有限,表面积更大的光伏幕墙显然将更符合需求,从而迎来快速发展。薄膜类产品相比晶硅类产品在立面上效率减低,薄膜的弱光性能、丰富的色彩、灵活可调的透光度以及组件形式更能在立面幕墙上大显身手。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