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7米大型跨度弧形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
不同于传统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在建筑上的技术。扬明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将防水支架和光伏组件结合,替代传统彩钢瓦作为弧顶屋顶的外层维护结构,实现了BIPV技术在弧形屋顶上性应用。“我们常见的屋顶光伏是铺设在屋顶之上,而‘BIPV’则取代屋顶实现一物两用,不仅能发电,还可以用来当做屋顶遮风避雨。”扬明有限公司外协办主任介绍。据了解,扬明“BIPV”项目自2021年6月启动建设,光伏装机规模为4.99万千瓦。该项目目前共铺设6.8万块单晶光伏板,覆盖屋顶面积达17.6万平方米,大跨度223.7米,大棚顶垂直高度58米。远远看去,如同一个庞大的弧面镜。
工作人员正在启动并网。
我们希望通过推动这一项目,探索更多‘光伏+钢铁’的脱碳路径,推动钢厂绿色低碳转型,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工程并网后,大每年可提供约485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约3.8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围绕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了光伏等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截至4月底,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已达1107万千瓦,占比超过全省光伏装机量的五成,成为光伏发电的主力军。据预测,至2025年,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将突破2500万千瓦。
BIPV“扬明”亮相德国光伏
2022年5月11日至13日,欧洲规模大、影响深的太阳能展览交易会——与扬明集成联合研发的新品——BIPV“扬明”隆重亮相展会。
BIPV“扬明”采用了宽幅暗扣屋面系统,搭配锌铝镁材料,可以确保25~30年使用寿命。
的防水性,无搭接一体式排水槽设计,排水量大,无惧暴雨。
自配重12.8Kg/㎡;檩条间距1.5m,整体雪载7000Pa,抗风揭4300Pa,可抗17级以上风力;机械式紧固更安全,更放心;钩锁压块防脱开,拉拔力测试比铝支架更。
澳式宽幅暗扣系列;通长版型,竖向无搭接缝隙;大流量排水槽
安装便捷、——自主
:的压块设计,方便安装,更高的屋面安装率;维护便捷:锁块结构简洁,拆卸方便,检修部件更少;安装效率是常规BAPV的1.5倍以上。
比铝导轨支架节省了导轨,可省0.07元/W;比铝导轨节省了安装人工费,多可省0.04元/W;节省了10~15年后普通镀锌屋面锈蚀而更换彩钢瓦的组件二次安装费用,预计节省0.5~0.8元/w。
松开固定螺母后,拆卸只需“一提一滑”便可取下压块,非常方便;结构简化,检修部件更少;组件可以铺满屋面,自动化清洁无障碍。
扬明新能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光伏屋面解决方案。
光伏幕墙总体设计
2011年底的《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通知》,表明了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力促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目前中国有48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如果在其中的10%建立BIPV系统,光伏组件的市场将达到500GW。目前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时间里它将迎来高速的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与其他形式的光伏电站相比,结构要复杂得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要多得多。BIPV不仅要考虑到建筑设计,而且要同时考虑光伏电站设计。下面总结了在BIPV设计中几个主要的方面。
二光伏幕墙设计要点1 安装位置及形式在建筑物上,有很多位置适合安装光伏电站,所以产生了很多的BIPV形式。比较常见BIPV形式主要有:光伏幕墙、整体光伏屋顶、嵌入式瓦片光伏屋顶、光伏采光顶、光伏遮阳、光伏雨篷、光伏车棚、光伏温室、光伏护栏、高速公路隔音障等。在这些形式中,每种形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如地面电站一样可以根据实际的地理位置设定的角度来获得大的发电量。对于每一种形式,在设计时需要充分挖掘其特点来平衡优势与不足,获得的。2 光伏组件的选择光伏组件的种类较多,总的来说分为晶硅组件和非晶硅组件。以下表格是市场上常见的组件类型及其特点:目前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价格基本一样(约为5元),普通晶硅组件都转换率为平均在7%~10%左右,而多晶硅电池片的转化效率平均在17%~20%。因此,在有限都面积上,晶硅组件则意味着更大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另外,这两种组件安装支架都成本基本相等,故晶硅组件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收益。普通晶硅组件作为市场上通用的光伏组件,凭借着市场供货充足、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非常有效动着BIPV达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水平。
光伏建筑行业深度报告:BIPV扬帆起航
光伏建筑加速成长,BIPV 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
减排背景下绿色建筑大势所趋,光伏建筑行业加速成长
实现双碳目标紧迫性强,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经过了50-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从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 “碳中和”仅用30年的目标,紧迫性强。
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高企,减排空间较大。2018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碳排放比重的51.3%。其中 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为27.2亿吨,占碳排放比重的28.3%,占建筑全过程排放总 量的55.21%;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为1亿吨,占碳排放比重的1%,占建筑全过程排放总量的1.93%;其中较易实现碳减排的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为21.12亿吨,占 碳排放比重21.9%,占建筑全过程排放总量的42.87%。
建筑业减排空间较大。鉴于中国制造业体量较大,世界对中国制造业的高需求持续存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有效的绿色减碳,而较为灵活、实现阻力更小的建筑减碳领域得到了更多关注。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减排重要方式,推广绿色建筑大势所趋。在建筑行业内推广绿色 建筑由来已久,十四五期间,在双碳目标的催化下,绿色建筑大面积铺开已是大势 所趋。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