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bipv组件出货目标5GW
5月16日,扬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今年约有8-9GW电池产能产能,由于整个PERC市场的产能比较富裕,今年没有扩产电池的计划;公司目前有内部组件产能3.5GW和外协2GW,今年年初投的2.5GW项目下半年若顺利投产后,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6-7GW的内部产能;预计明年会根据技术路线和装备成熟情况择机做N型TOPCon和P-IBC的产能扩张;2022年组件出货目标5GW,其中争取欧洲市场出货大约4GW,日韩等其他国家和国内出货量约1GW。
针对公司各产业二季度盈利情况能否维持一季度水平的问题,扬明表示,磁材产业一季度盈利有所下降,预计二季度会有所好转;光伏产业预计二季度能延续一季度的盈利水平。锂电现阶段盈利尚可,若后续材料价格下降或波动大的话盈利会有所影响,具体请关注公司后续的定期报告。据悉,自2020年起光伏产业的收入已赶超磁性材料,成为该公司的大收入来源;2021年公司光伏产业收入约65亿,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1.6%,盈利超3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30%多;2022年Q1占收入的比重超60%,盈利比重提升至约50%,后续随着光伏产业的新项目产能释放,其占公司收入和盈利比重还会进一步提升。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发展的风口已经来临碳达峰碳中和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这是未来市场潜力无比巨大、非常看好的行业,现在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如果能把这些高楼大厦的屋顶,墙体,玻璃幕墙用上光伏发电的材料,然后发电,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太阳晒这些大厦就能发电,想想这个市场体量有多大?
用光伏组件替代像玻璃,石材等传统建材,还可以发电,一举两得,这就是光伏建筑—体化,简称BIPV;目前常见的BIPV形式有光伏采光顶、光伏幕墙、光伏阳光房、光伏农业大棚等,这些主要是利用建筑物的立面和屋顶来安装光伏建材。当建筑物使用光电建材替代传统建材后,就能让高能耗的建筑物不再只是用能者,而变成产能者,这也是建筑行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未来必经之路。
近年来主要国家都制定出了促进零碳建筑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我国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从去年开始,各地也在不断出台,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政策,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发展的风口已经来临。
光伏市场化、建筑节能化双重驱动下,千亿BIPV市场前景可期
数据统计,我国建筑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30%以上,同时,我国每年还在新增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因此形成了我国建筑领域“体量大、增速快”的基本现状。建筑作为能耗大户,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变得尤其重要,BIPV因此成为当今光伏技术市场的热点和佳解决方案。
日前,扬明新能源秘书长就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前景及国际合作进行了展望分析。
在范围内,BIPV尚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安装规模约1GW,占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约1%。2021年受海外疫情的影响,在光伏产业链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装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在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硅料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及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回落,预计2022年光伏装机将同比增长30%左右,达到200-220GW。我国目前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光伏+建筑占比达到80%。长期来看,BIPV在分布式光伏中的占比将会逐渐提高。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已在BIPV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欧洲的BIPV市场中,光伏屋顶建筑材料90%为晶体硅光伏组件,10%为薄膜光伏组件;对于立面结构,如光伏幕墙等建筑材料,56%为晶体硅光伏组件,44%为薄膜光伏组件。这说明BIPV市场中BIPV组件的发展潜力巨大,且晶体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已成为较成熟的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满足BIPV产品的技术要求。
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第二大的国家,为了节能减排,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美国联邦制定了一系列推进BIPV发展的计划,如“光伏建筑良机计划” “太阳能进入学校”项目和“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以此来降低美国整体的建筑能耗水平,并得到了美国国内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和光伏企业的大力支持,极大推进了美国以光伏屋顶、光伏遮阳系统等解决方案为代表的BIPV的发展。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