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具有的清洁及消毒功能,早已成为保洁产品中的组成部分。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它与污垢和在污垢与固体表面之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润湿、渗透、乳化、增溶、分散、起泡等)并借助于机械搅拌获得洗涤效果。用量、广泛的是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只是在生产某些特殊类型和功能的洗涤剂时才使用。主要品种有LAS(指连苯磺酸脂盐)、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MES(α - 磺酸脂肪酸脂盐)、AOS(α-烯基磺酸盐)、聚氧乙烯醚、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酰二、胺基酸型、甜菜碱型等。
表面活性剂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产生影响
表面活性剂进入污水后,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会对曝气、生物反应等产生影响,且浓度越高影响越大。表面活性剂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氧传质、污泥絮体、微生物抑制。
传统观点:表面活性剂是微溶大有机分子物质,具有强亲水端和强疏水脂肪族/芳香端。曝气过程中,疏水端吸附在气液界面,而亲水端则延伸至本体溶液中,形成有序分子单层。分子单层结构会施加阻塞效应,增加界面粘度,会降低空气与液相之间的氧传质效率。但也有相佐研究,称表面活性剂分子晶格结构会阻碍氢键作用力,导致气泡体积变小,进而降低表面张力,使气泡均匀分布于气-液界面,致使液相含气率提高,即,可改善氧传质。综合两种相佐作用,前者对液体传质的效应远远高于后者,终表现为降低氧传质效率。
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污泥水解
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污泥水解,其作用机理包括:1)增溶;2)酶释放。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或形成胶束来增强颗粒的溶解度,引起污泥物质分解,特别是EPS,会释放更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表现为聚集态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或溶解态物质,增加厌氧消化产阶段可利用的底物浓度。另一方面,酶和EPS之间由于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EPS-酶复合物,EPS释放也意味着水解酶可以从污泥中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水解效率。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