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总结应为四字:精、熟、巧、活。
精,就是精通钓鱼知识、和鱼的生活习性。
熟,就是熟习鱼的分布、品种 、环境、水情及各种鱼类的钓法。
巧,就是投 饵巧,指的是落钩点巧。
活 ,就是钓法多样、有创造性、因地而易 、因时而易、看水下钩、看鱼用饵、看天定位
手竿垂钓要做到“三勤”。
一、勤换钓饵:
大凡老钓手都有这种体会,鱼饵越新鲜鱼就越爱上钩。原因是鱼饵在水中浸泡时间长了,蚯蚓或鱼饵就会失去原有味道和光泽,致使鱼儿不容易嗅到味道而发现不了鱼饵。所以,垂钓者要注意勤换鱼饵,尤其是在鱼儿频频上钩时,勤换钓饵可保证连续上鱼的势头。
二、勤换钓点:
来到垂钓水域后,在选择好钓点后,再在钓点左右选择至少4个以上的钓位(窝子),钓位尽量选择在有水草、蒲子、苇子之处,撒好小米,做好记号。垂钓时挨个把钓点试一遍,发现哪儿钓点底净、容易起竿或在此钓点钓到了鱼,可把此钓点做为一天的重点钓点来钓。
三、勤提鱼竿:
在钓点里垂钓,不能把钩下到水里就不管了,这种钓法是消极钓法。垂钓者应做到勤提鱼竿。因为有些钓点水底有杂草或凹凸不平,造成鱼儿看不到鱼饵或看到鱼饵但不容易吃到鱼饵的情况。这时如果勤提慢提竿,就会使鱼饵在水中不停地摆动,鱼儿就会趁势吞食上钩。
钓鱼需要的基本装备及所需技巧。
装备选择:
1、鱼竿选择入门及别鱼竿。考虑到是刚入门,推荐使用短竿,3.6、4.5的鱼竿就可以了,是3.6米的,当然也可以3.6、4.5的一样的一根。
2、鱼线可以选择价格选择30元左右一圈的即可。(这里需要注意,鱼线分主线、子线,选择的时候要看清楚)
3、鱼漂可以选择30元左右一套,1-3号的枣核芦苇漂。如果鱼漂价格太贵,操作不好导致鱼漂折断或者挂低损失鱼漂就丢大了。
4、鱼钩可以选择融信渔具。
5、再说说饵料,现在市面上面的饵料五花八门,经常不知道选择什么饵料。
6、小配件
太空豆、八字环、铅皮座、浮漂座、铅皮。
有了上面这些东西基本就可以钓鱼了,上面的这些算是入门必须的吧。可是现在又有问题,就是很多初学者对线组(子线制作、鱼钩绑法、太空豆的作用、铅皮座的作用、浮漂座的作用、鱼线与鱼竿的连接等等)的制作不了解
还有一个比较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就是调漂。调漂是钓友关心比较多的问题,俗话说浮漂就是钓鱼人的眼睛,由此可以看出调漂的重要性。常见的调漂方法有:半水调漂、单钩调漂、滑铅(跑铅)等几种调漂方法
渔具基本常识
鱼的生理特征
鱼的眼镜是圆形的水晶体,在水下能看10-20米的距离,生活在水中、上层的鱼,比生活在底层的鱼视力稍好些。鱼虽然在水中生活,但通过光线的折射也能看到近岸的物体。既然鱼的视觉有限,垂钓时钓饵要选用红、黄、粉、白四种颜色,因为醒目易被鱼发现,不宜用灰暗色泽的。
鱼 的听觉是内耳和身体两侧的侧线它不仅能分辨不同频率或振幅的声音,也能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对1000-2000赫兹内的低频声音感觉十分灵敏。据此,钓 鱼人垂钓时不要在岸上来回走动,也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在机械作业附近和大路边垂钓,要找鱼不受惊扰的肃静处。鱼也有鼻孔,它的作用不是用来呼吸,而 是闻味也就是它的嗅觉。鱼的嗅觉灵敏,其灵敏度为人的500倍。它寻找食物主要靠嗅觉,然后再靠视觉接近食物。比如把酸臭的钓饵投到水的中、上 层,很快就会把鲢鳙聚来。鱼的呼吸是头部两侧的鳃,鱼在水中游动借助鳃片、小鳃片和鳃丝完全张开来吸取水中的氧气。鱼的心脏只有一房一室,鱼属体温不恒定的脊椎动物。
决定海竿投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海竿的长度与硬度:海竿要想投得远,竿是主导。一般来说,竿长投得远些,竿短就投得近些。但竿长,甩竿时阻力大,费力气,若是体弱者不能选用太长的竿。竿的硬软与投远也有密切的关系。软竿反应灵敏,但难投远;硬竿易投远,但反应不灵敏。因此,应选择弹性好、软硬适中的竿。
(2)钓线的粗细与坠子轻重:钓线越细,飞行时的阻力越小,越能投远;钓线过细,强度小,难钓大鱼,故海竿钓线不宜太细,一般钓线直径宜在0.35厘米以上。
坠子不宜太轻,太轻难以投远,也难以稳定饵团,故宜稍重,一般坠子以40~60克为宜。线细用轻坠,线粗用重坠。
(3)投竿姿势:投竿姿势正确与否是决定海竿能否投远的关键。常常看到,同样一根海竿,姿势正确的可投得很远,而姿势不正确的,不但投不远,甚至还难以投出去。甩投海竿的姿势主要有三种:
①正投式:这是一种使用的姿势。甩投时,将海竿高举过肩,坠子与饵团悬于身后,钓者面对钓点,从自己的背上方,向自己的正前方甩投,饵钩落在正前方。这种姿势易于掌握,落点易控制,但投不甚远。
版权所有©2025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