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丰富多彩的雕塑装饰
雕饰是我国古建筑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木雕、砖雕、石雕、竹雕及金、银、铜、铁等装饰,其中以木雕、砖雕和石雕为主。雕饰基本都在建筑部件上进行,雕刻技法可分为线刻、平雕、浮雕、圆雕和半圆雕等。我国雕刻多为浮雕和镂空雕,用材比西方丰富。雕饰题材有动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景和历史故事等。皇家匿建筑多为山河、云朵和龙凤等,民间则为山水、花卉、动物和人物故事等。
1.木雕:战国时代已经被采用,清使用数量、内容、技法均进入鼎盛期,并形成众多流派和风格。
2.砖雕:在汉代已经出现,明朝先烧砖后雕刻手法盛行,清代砖雕工艺进山步完善,出现一大批能工巧匠,逐渐形成南北两派风格,北方以山西为主,南方以苏州和徽州为主。
3.石雕:公元前12世纪殷墟中有石虎和石人等雕刻。石雕常见于须弥座、栏板望柱、抱鼓石、华表等,及石碑、石狮、佛像、石人、石兽等单体。
4.琉璃塑:琉璃瓦始于北魏,宋元以后大规模使用,明清形成固定的造型组合。宫殿坛庙建筑的脊饰有严格规制,屋脊的收束部分称鸱尾。此外还有瑞兽置于屋顶角脊,称戗脊兽。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1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蝙蝠
颜色灰暗,白天躲在黑暗中,怕见光亮的蝙蝠只因为有个好听的名字,蝙蝠的谐音为“遍福”遍地是福,所以频频出现在建筑的装饰中,在门头、影壁的砖雕里常见到它们的形象,不过这种其貌不扬的动物经过工匠之手,其形象大大被美化了,有的简直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花蝴蝶。
古今阁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园林景观建筑、工程规划、仿古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欢迎有需要的朋友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2024 天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