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保护好树心是重中之重,做好排水工作是前提,天然降雨、降雪融水不进入树体内部就不会产生腐烂的情况,就不会有病虫害滋生的温床,所以我们在处理树心的部分都是耗时长,做工复杂的环节,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树体分枝点是树的关键部位,上有整个树冠,下有树体,承上启下全靠分枝部位,同时在整个古树的生长过程中所有的外力大部分作用到了分枝点的位置,这个位置往往是整个树体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我们在修复古国槐树时,看见很多古国槐树上硕大的树体在分枝部位出现巨大的破损,后形成开放型树洞,树洞内部积水,腐烂持续加重,后整树枯萎。
一般在树下、林地密集的地方应加铺透气砖,铺砖时,下层用沙衬垫,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足够透气通道。在北京普遍采用石灰、沙子、锯末配制比例为1︰1︰0.5的材料为衬垫,在其他地方需要注意土壤PH值的变化,尽量不用石灰。大多数风景区采用铺带孔或有花条纹的水泥砖或铺铁筛盖的方法处理古树的土壤表面,也能收到良好效果。在少的地方,还能种植苜宿、白三叶等豆类植物或、半枝莲等地被植物,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肥力,还能提高景观效果
工作人员通过清理古树周围的杂灌等植物、树体清腐、杀虫杀菌、根系处理、树体输液、跟踪回访一系列的复壮流程,成功地让古槐树焕发生机,继续陪伴着这片土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不但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德善之举”,也是绿色文脉,留住甬城乡愁的重要举措。
这些珍贵的古树不仅客观记录、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的历史变迁,还是珍贵的生物基因资源、难得的旅游资源和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除了受损严重的那一株古银杏,对其余两株受损情况较轻的古树,我们也开展了环保型弹性树洞修补工作流的树洞修补技术有两种,一是传统修补技术,多用水泥砂浆修补。这种方法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存在不美观、防水性差、易龟裂及脱落等缺陷,雨水和病虫容易从裂缝内渗入,加剧树干的腐烂。另一种是环保型弹性树洞修补技术,该技术应用改性环氧树脂等新型补树材料,具有坚固、美观、防水好、富有弹性等优点。